正文

活出完整的生命(22)

活出完整的生命 作者:陈阳


当她终于从家庭走上了社会,证明了自我价值,她和配偶的关系早已水火不容,分手成了唯一的选择。自此以后,她用强悍武装了自己的心灵,以免伤痕暴露或者再次受伤,社会上又多了一位婚姻失败的“女强人”。

静夜扪心思考,她千般委屈、万种怨恨涌上心头:在我最恐惧、最脆弱、最需要支持的时候,他竟然是这样一种人!“男人都不是好东西!”她最后跟自己说,并且下定结论。

本来应当是她为自己的真实需求负起责任,只是让他提供支持;本来应当是她面对新事物,将攻击性用于“破坏食物”与消化;本来应当是她自我改变……可惜,一切都没能这样发生。本应该“破坏食物”的“牙齿”用于攻击她最亲密的人,冤冤相报导致相爱的人分手;不正确的攻击方向又让这攻击性变成“未完成事件”,轮回持续,影响着她日后面对其他的男人。

这一“未完成事件”的攻击性需求,在她心里“投射”到其他男人身上(男人都不是东西!),并且解离(强悍,没有女人味,工作狂)。

当然,即使她还是需要男人,她的攻击性倾向也会令他们望而却步。所以,此次创业成功背后的婚姻失败对她的影响很大,往往会直接影响她的后半生。除非她走上心灵成长的道路,自觉改变;否则,别无良法。

我并不想说这是个“中国式女强人”的创业故事,也不是偏袒男人——不管男人还是女人,处理不好自己的攻击性,面对新的需求、新的事物,就难免要向亲密的人“投射”。

“投射”,总是对准亲密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亲密的人总是更能包容我们,所以我们私心以为这种“投射”是“安全”的。然而,事实是那样的吗?

投射

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我们也就拥有人性的本能追求——“离苦得乐”。能让我们愉悦的人和事,我们自然就乐意接近;带给我们痛苦的人和事,我们自然就会想法逃离。

以一个禅者的眼光来看,我们早就陷进“苦”与“乐”的分别对待中,再也无法安宁地活在每个当下了。即使是以一个心理学家的眼光来看,我们也被“追求快乐”与“逃避痛苦”两种习性塑成人格,而非自然成长的本然形态了。

自由是快乐的,我们想要;责任是痛苦的,我们躲开。获得是快乐的,我们想要;付出是痛苦的,我们躲开。然而,躲开责任,就得不到自由;躲开付出,就无法获得。于是我们想出种种办法,比如让他人承担责任,我们享受自由;让他人承担付出,我们享受收获。这些办法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