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半岛战役

西点军校精英全传 作者:彭鑫


没有半点作战经验的亚伯拉罕·林肯,渴望在南北战争中施展一下身手。但是,作为北方最高的军事统帅,林肯的指导思想有两大软肋:一是迫于共和党的压力,为早日结束这场内战,主张发动强大攻势以击败南军;二是林肯对首都的安全一直有着杞人忧天式的担忧,由于北方首都毗邻前线,南军一有什么军事行动,林肯就马上召集部队前来保卫。

杰克逊曾经这样向上司英伯登将军阐述自己的战术理念:“我的想法是尽可能地攻敌之不备,误导敌人;当我的人马击败敌人时,只要我还有一点余力,我一定要穷追不舍,因为溃败的敌人已经失去斗志,我用一半的兵力就能打垮敌人。另外一个原则是,千万不要打没有把握的仗,要尽量调动敌人,集中优势兵力攻其薄弱的部分,然后予以歼灭,这样的战术可以屡试不爽,一支小部队可以依此击败强敌,而累积的胜利会让这支部队战无不胜。” 他在摸透了林肯的心理弱点后,先后两次佯攻华盛顿,彻底打乱了北军半岛战役的部署。曾是伊利诺中部铁路公司的总工程师,组织管理能力非常出色的波托马克集团军统帅--麦克莱伦--谨小慎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些致命弱点使得他无法把握稍纵即逝的战机。战后,有关军事专家指出,正是由于麦克莱伦爱兵如子,不愿无谓地牺牲士兵的妇人之仁,导致战争旷日持久,反而使得成千上万的士兵丧生。

其实,麦克莱伦策划的半岛战役非常高明,如果这一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完全能够结束战争。为了避开驻守在维吉尼亚北部的南军主力,并且调动南军回援里士满,麦克莱伦亲率12万大军在强大的北军海军掩护下,运动到门罗要塞登陆,然后沿着约克城半岛进攻里士满。趁着南军主力调动之际,保卫华盛顿的班克斯、麦克道尔两个军团乘机南下同麦克莱伦会师,然后围歼保卫里士满的南军主力。1862年3月中旬,麦克莱伦率领的军队在门罗顺利登陆,本来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进攻时机,但他却连续几个月按兵不动,使“波托马克河前线无战事”。而此时的班克斯、麦克道尔还没有清除杉安道河谷的南军,不敢南下同麦克莱伦会师。麦克莱伦做梦也没有想到,杉安道河谷周围集结的3个军团总共10万大军,居然对付不了杰克逊的数千部队。

由于杉安道河谷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南军可以越来越逼近华盛顿;而进入河谷的麦克莱伦军队离里士满却越来越远,因此杉安道河谷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如果杰克逊的军队控制了杉安道河谷,便会随时威胁北军的首府。麦克莱伦因此派遣班克斯军团开进谷地,决心把杰克逊的人马驱逐出去。

杰克逊面对拥有优势兵力的班克斯军团,毅然放弃温彻斯特向南撤退。杰克逊的行动给了麦克莱伦一个错觉:他觉得南军已经准备放弃谷地。紧接着他下达了错误的命令:让班克斯留下一部分人马驻守温彻斯特,大部分队伍越过蓝岭后迅速占领孟纳萨斯,再伺机南下。杰克逊得知麦克莱伦军团东进,不顾兵力相差悬殊,向谢尔兹师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3月23日,克恩城战斗爆发,由于北军谢尔兹师长在战斗打响前受伤了,队伍暂时由金保尔上校指挥发动了反击。杰克逊带领手下抢占了阵地一个制高点,打退北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关键时刻金保尔投入预备队,全力进攻加奈特准将指挥的左翼,加奈特的部队被北军从三面攻击,顽强抵抗两小时以后撤退,导致南军的失利。

南军表面上是败退了,却获得了巨大的战略成果。麦克莱伦判断杰克逊敢以有限兵力进攻温彻斯特,身后必有大批增援部队,于是命令班克斯军团返回谷地严阵以待。胆大包天的杰克逊也让北方的林肯总统心惊肉跳,命令麦克道尔军团停止向南军进攻,保卫首都。在华盛顿周围集结了7。5万名官兵和109门大炮,整整3个星期不敢轻举妄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