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节:北京最不缺的就是

舒展!舒展! 作者:杨楠楠


14

北京最不缺的就是"北漂"

舒展的日记

北京,我来了……

汪中则的堂哥汪中仕在北京开了一家公司,据说规模还不小,做广告全案策划,包括执行。堂哥曾多次力邀汪中则去北京,但都被他拒绝了。因为岳母身体不好,而妻子又特别恋家,汪中则就放弃了这个可能飞黄腾达的机会,守着妻女在家乡安稳度日。也是从这件事上,舒展看到了汪中则柔情的一面。

舒展打趣说:"汪叔还是个性情中人呢!"

"呵呵,主要是我胸无大志,"汪中则笑着说,"我不像堂哥,有魄力、敢闯。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比一个安稳的家更重要了。我觉得我现在生活得很不错,幸福指数还是蛮高的。"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深深地看着舒展,"咱们先不说这个了。舒展,我还是那句话,要是你去北京,我把堂哥介绍给你,起码有个认识的人。如果他认为你还可以,而你也喜欢他公司的氛围和平台,就不用再到处找工作了,在他那里就行。我听堂哥炫耀过,他们公司的待遇不错。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你达不到他的要求……?"

他停下来看着舒展,有意煞住了话尾。

舒展会意,笑着说:"如果我不达标,我也不准备留下。"

汪中则点点头:"嗯,我让他无论如何都留下你倒不是问题,但这样你可能自尊心受不了,对你将来的发展也不见得有利。不过,我会让他帮你留意,他那里不成,还有别家。"

"谢谢汪叔。"

汪中则亲切地拍拍舒展的肩膀:"我是你叔,又是你的'老'朋友,帮这点小忙还不是应该的?要不梦涵也不答应啊!"

舒展一感动,差点就哭了。出来混了这么久,还是眼窝浅,为点小事就能飙泪。汪中则看到她的样子,禁不住也有些伤感。舒展在内心深处其实很渴望来自父亲的温情,因为她的父亲从来没给过她这种东西,而汪中则恰好适度地满足了她这个愿望。已经习惯了像男孩一样生存的舒展,在他慈爱的目光注视下,常常有种被关爱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互动的。汪中则对舒展同样有一种近似于父亲般的情感,很自然,也很坦然。但他毕竟是一个有自制力的成年男人,不像舒展那样感情外露。他克制了一下,故作轻快地说:"舒展,到了北京以后,可不能这么情绪化了。那里虽然也是一个由人组成的城市,却比家里更残酷。你要面对、经历的会更多,身边又没有亲人朋友。所以你要格外小心,还要学会在别人面前隐藏自己。知道吗?"

"知道。"

至此时,舒展才切实地有了恐慌和伤感。最初想到将要去渴望已久的城市奋斗,兴奋盖过了一切。这份狂喜冷静下来之后,现实重新上位,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情开始在头脑中预演。生存不是安徒生爷爷的童话,王子和公主太少,灰姑娘太多。没有高贵的血统打底,没有倾城的姿色能够炫耀,想要改变命运,就得做好承受困难的准备。

这不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决定,母亲猛烈地不同意。在她的观念中,女孩子能有个现世安稳的命运已经是天大的福气,何必争来争去?汪中则那边的条件那么好,为什么不去?北京不是欢迎每一个人的,去了不一定成功,还白白浪费时间。父亲不说话,高深莫测。谷郁舍不得,但知道拦不住,只能忙着伤感,并且帮舒展做着行前的准备。

春节过完了,正月十五过去了,舒展拖着臃肿的行囊离开了家乡。检完票进入站台的前一分钟,舒展回头看了一眼,父母、谷郁、汪中则,表情各异地看着,但都带着类似的伤感。母亲的泪水霎时灼伤了舒展,她突然间发现:在她忙着对抗父母的不可理喻及应付工作的时间里,父母已经老了。而自己,离他们越来越远。即使那个家充斥着暴力和吵闹,此刻却给了她一种酸楚的幸福感,好像,那是她的退路。从此,那个神往而陌生的城市里,没有家、没有朋友,一切都是未知。可是,那是她舒展的选择,是她执著了好多年的梦想。那么,其余的重要吗?舒展向给她送行的人招招手,转身走了。

北京,我来了!

来北京的第二天,舒展就兴冲冲地去了趟北大。站在博雅塔下,舒展竟然哭了。人在面对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时,是不是都会忍不住心虚呢?既爱又怕,就是这样子吧?

是不是每个"北漂"都要住地下室呢?舒展不知道别人怎么样,反正她住了。凡是地上的,每月的房租都快赶上潍坊地区不少人一月的工资了。舒展没有太多的积蓄让自己在地面上享受阳光,只能用300块的价格在地下给自己安个临时的家。潮湿、阴冷,蟑螂肆虐,生活不便,公用厕所,这些关键词概括了舒展初到北京的狼狈。有时候半夜哆嗦着去上厕所时,舒展就有点小迷离:要是在家里,这个价格能租一套三居室……可家里没有这样紧窒又刺激的环境,没有她热爱向往的北大,没有潭柘寺的古意禅韵,没有险象环生的机会……所以,她还是喜欢并享受这里。对,这也是素材,舒展傻呵呵地想。

安顿下来之后,舒展就着手准备去拜见汪中则的堂哥汪中仕。去之前,舒展分别给汪中仕的公司邮箱和个人邮箱发了一份简历。她的简历很别致,像武侠电视剧里的"拜帖"。样式是舒展拜托汪中则找他们公司的设计师精心设计的,内容是她花费两个晚上反复推敲写出来的。这种见面方式,也是舒展反复想了很久决定的。她不想走后门,但也不想错失机会。照汪中则的说法,堂哥的公司很有实力,服务的客户都是相当牛的--有的中国人都知道,有的地球人都知道。那么,如果自己两手空空地去见他,会得到怎样的评价?在汪中仕的位子上,请求帮忙、照顾的人很多,但他不可能给每个人均等的机会。就算与堂弟感情深厚,也有自己的考量。所以,就要想办法让他记住自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