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钻石项链》第七章 玛丽·奥斯本:竞争者(3)

钻石项链 作者:(美)贾维斯


别有意思的事儿。”

“我的竞争意识特别强,”讲习班结束了几天之后,玛丽说道,“每次射击我都想做得更好。我要比斯蒂芬尼强。

“长身体的时候,我身材瘦长,又笨手笨脚的,所以基本不做什么体育运动。我的第二任丈夫是个高水平的力量举重运动员。他带我射击、健美、掰手腕。我们家里就有一张掰手腕的桌子,我也开始进入了竞技的世界。他还引发了我对摩托车的兴趣。

“我喜欢控制强有力的机器,喜欢配有强大马达的汽车。有一次,我在洛杉矶的莱昂斯赛车场开赛车,十秒钟开出四分之一英里。我喜欢冒险带来的那种兴奋冲顶的感觉,喜欢拥有控制的权力。

“我的竞争意识可能来自我没机会上大学这个事实,或许有机会上,不过当时我也没发现。父亲过世后,母亲经历了痛苦的感情挣扎。我上过四所不同的高中。我痛苦绝望,迫不及待地想要逃离这种家庭生活,于是十七岁便离开了家,十八岁结婚,二十二岁就有了第一个女儿。除了她出生后的那一年,我从十八岁开始就一直全职工作。

“我特别想让女儿们上大学,不想她们重蹈我的覆辙。但是她们的生活却跟我一模一样,这让我心碎。我明白了你对孩子的榜样作用要比你对她们说的话重要得多。

“没有个正式的学位时常困扰着我。所以,我才努力工作,从中汲取知识。我总是不断地探求新知,总是上些课 名著导读、立法讲座、计算机课。我先生之所以吸引我,其中有一点就是因为他知识非常丰富。我总感觉还有很多东西要学,总是问自己, 有哪些是大学毕业生知道而你却不知道的?

“有时候,我觉得学位已经没那么重要了。我遇到过很多有学位的人还没我聪明。可有时候,我又想,自己离开人世时不能连个学位都没有。我知道拿个学位会提高自尊。人们经常会问起我在哪儿上的学,学的什么专业,搞得我很尴尬。他们忽视我的存在,直到现在还是这样。所以初见这些女人们的时候,我感到害怕。

“她们当中,有很多人年轻时曾是姐妹会成员,上流社交圈新宠,研究生毕业,而我那时却应付着两个麻烦的丈夫,带着孩子。我从没邀请过她们到自己家里坐坐,跟她们的家相比,我家太寒酸了。

“通常,我们选择心智相投、心灵相通的人做朋友。如果没加入这个社团,我连她们当中的一半儿都不会认识。乔奈尔的自由主义,对我来说,很难接受。我一直认为1968年是我们这一代的主要分界线。我觉得人们对越南战争的反对和抗议是不光彩的,并对此感到特别生气。他们怎么能对战士和政府这么不尊重呢?在和一位生活指导老师的接触中,我求教于他,并理解了乔奈尔的观点。他给我看了一篇六十年代反主流文化的文章,打开了我的视野。

“我是个黑白分明的人,看不到那些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东西。倾听这些女人们的不同观点使我狭隘的思想得到解放。她们开阔了我的视野和人生观,给我上了一堂集体动态学的入门课。而且,她们赋予自己很多权利,跟她们在一起,让我也变得很有主见。”

加入珠若莉娅社团一年之后,玛丽说服大家将“奇迹屋”作为下一个募款对象。“奇迹屋”为女性提供高密度的住宿型戒毒规划。自从它挽救了玛丽家中某个人的生命之后,她就想回报于它。早晚要有所报答,她跟自己说,但她不知道能做些什么。

和这些女人们在一起之后,她想到了报答的方式。她来负责这次募款,就像这些年来负责公司的活动一样。

这回的社交集会跟在迪可的那次有明显的不同。雨滴噼里啪啦地落在“13桌”的屋顶上,这是一家比迪可大得多的餐厅,于是感觉人群少了许多。不过没关系。在这个晚上,缺少的那点儿气氛被辛酸的倾吐所弥补,两位女士含泪致谢。她们感谢“奇迹屋”挽救了她们的性命,人们都被感动了,玛丽更是泪眼朦胧。和珠若莉娅社团在一起,她实现了自己的一个梦想。

每人进门时拿出的50美金捐款,最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