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节:永恒的关爱-采访陈毅的长子陈昊苏、女儿陈姗姗(5)

往事亲历:开国将帅的亲情家事 作者:郭战平


双料元帅

“外交就和打仗一样,不可能没有风险,为了国家的利益冒点风险是值得的。”正是这种信念支持着陈毅积极地投入到了新中国的外交工作中。打仗,他是元帅;外交,他也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元帅。

记者: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和缅甸的关系非常亲密,周总理在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后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中国和印度,中国和缅甸分别发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宣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准则,在这个准则下,中国和许多独立的亚非殖民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经常会见到陈老总的身影,并且在国际舞台上,陈老总仍以洒脱的诗风而闻名。

陈昊苏:过去的世界是弱肉强食的世界,通行的规则很简单,只要我有军事力量,我就可以为所欲为。随着亚非殖民地国家慢慢地独立,进入国际政治生活的舞台,这个时候我们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国际关系时代。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和缅甸之间的关系非常好。当时我父亲陪同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都访问过缅甸。我记得他自己也访问过缅甸,还和吴奈温主席一起踢过足球,因为我父亲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足球爱好者。为这事他还专门写了一首诗,这首诗充分体现了中缅之间的友好情结。实际上他给缅甸写的诗还不止这一首。1961年的时候,缅甸的总理吴努在云南和我们举行联欢会,其间父亲陪同他游大理,也写了一首长诗,这首诗也写得不错。

赠缅甸友人

1957年12月14日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

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川流永不息,彼此共甘美。

彼此为近邻,友谊长积累。不老如青山,不断似流水。

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反帝得自由,和平同一轨。

彼此是胞波,语言多同汇。团结而互助,和平力量伟。

临水叹浩淼,登山歌石磊。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

记者:1955年第一次亚非会议的时候,陈老总是国务院副总理,他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周总理做好工作。当时周总理刚动过一次手术,身体状况不太好。1955 年4月11日出现了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爆炸事件。机上参加亚非会议的代表团其他成员全部罹难。周总理和您父亲因临时改道去仰光而幸免于国民党特务制造的这一谋害事件。周总理、您父亲和其余部分代表团成员到昆明后,毛主席非常关心,打电报嘱咐路上要特别小心。当时陈老总很镇定自若,一点也不慌张。

陈昊苏:我父亲说,外交就和打仗一样,不可能没有风险,为了国家的利益冒点风险是值得的。那个时候不像现在,飞机可以飞很远,我们现在北京的飞机直接可以飞到雅加达,但是那个时候中间还要在新加坡停,实际上是先到缅甸仰光,从仰光再到新加坡,从新加坡再过去,分好几段走,而且到了仰光还有很多政治会见。所以每一步都可能有安全上的问题,父亲说当时都很警惕,当然亚非会议最后还是很成功的。父亲说当时他是国务院副总理,但他负责的是科学内政这方面的工作,周总理是兼外交部长,所以他参加这个会议实际上是协助周总理,所以他把整个代表团的安全,特别是周总理的安全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父亲的期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