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 德国现代谍报之父(2)

德国特工全传 作者:方慧颖


这些创新使情报活动完成了从业余到专业化的转变,也正是在施蒂贝尔任职期间,普鲁士国王根据普法战争的需要,将参谋总部改为司令部,下设情报部,情报组织在德国第一次拥有了自己正式而独立的机构。

20世纪初到一战之前,德国情报部仍在继续迅猛发展,也得到了后来继任统治者威廉二世的重视和扶持,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经费的拨入。其重要成果是在英、法、俄等敌对国和边境地区布下了密集的间谍网,犹如触角,伸入这些国家的各个领域,洞悉其各方面情况。这期间最夸张的一个例子是当时德军绘制的法国地图比法国自己绘制的还精确、详细。出色的间谍能力是德军军队初期战无不胜的法宝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事间谍机构除了在技术上继续创新保持领先外,另外的创举便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培养特工的学校。此举使特工人员进一步得到专业化训练,拥有了面对复杂国际形势的临时应变能力等,也进一步将特工人员与普通士兵区分开来。当然最直接的结果是壮大了德国的军事间谍队伍,提高了其水平和效率。德国间谍学校走出了一些大名鼎鼎的间谍,当然也不乏像吉姆佩尔这种失败者,和聘请苏联间谍当校长这种荒唐事,但那已经是二战时期的事情了,总体上说,德国间谍学校在初期,表现非常出色,培养了许多著名间谍,于是各个国家纷纷效仿这个举措,建立自己的间谍学校。

对德国情报机构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个重要的分水岭。从一战伊始,地位有了决定性的改变。首先,情报机构职能完全专业化,不再如从前那样一身多职,宛如打零工,在一战期间所取得的巨大情报成就的鼓舞下,国家统治者更加重视,机构领导人更加专注投入。1889年,随着任命了一批副参谋总长,情报处划归第三副参谋总长(主管情报)领导。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它成了著名的大本营情报处,除了俄国以外,经费在欧洲首屈一指。另外,规模迅速扩大,之前只有几十人,1914年到1918年期间,德国军事大本营情报处一度拥有420名官员,同时有几千人进行各类情报活动。这种被重视一直持续到战后,虽然遭受战败的重大打击和《凡尔赛条约》的严格限制和束缚,德国军队仍然在四年内恢复了一战的军事情报机构。至此,德国统治者已经明确意识并确立了军事情报的重要作用,而德国军事情报机构也完成了自己初生与成熟的过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