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无间地狱到无尽祈祷:解读角田光代

空中庭园 作者:(日)角田光代


才四十岁就已出版了一百多部作品,这样的事情,不是所有作家都能做到的。显而易见,角田光代在日本文坛的成就非常突出。

1967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的角田光代,小学一年级时就立志要当小说家;在高中毕业后,她为了实现梦寐以求的梦想,努力考取了早稻田大学文学系,并积极参加了系里的文艺创作组。那个时候,同为早稻田大学文学系毕业的师兄村上春树在文坛上初试啼声、一鸣惊人,对角田光代的影响相当大。众所周知,早稻田大学校园,就是村上春树经典作品《挪威的森林》里的背景。大学时代的角田光代,除了在课堂上学习文学理论基础,在课余时间撰写着自己的作品、请导师深入指导的同时,她也投身于校园剧团的活动。总的来说,这段青春日子,充实而快乐。

21世纪初的日本文坛,为数不少的女作家曾在20世纪90年代就读于早稻田大学,比如,小川洋子(1962年生,文学系)、恩田陆(1964年生,教育系)、丝山秋子(1966年生,经济学系)等,其中,角田光代较早出名。1988年,大学三年级的她以“彩河杏”的笔名参加了“集英社”举办的“深蓝文学奖”(CobaltNovel),并以《儿童午餐,摇滚酱》获得第十一届大奖,从此成为职业作家。集英社于1983年创办了该文学奖,发掘了许多有天分的“青少年文学”作家。比如第三届大奖得主唯川惠、入选第五届佳作的山本文绪等,后来都进入“成人文学”领域,获得“直木奖”。推理小说家桐野夏生也于20世纪80年代写过多部“少女小说”。可见,那个时代的日本青少年文学出版界是“畅销小说家”的推手。尽管在文坛上,“青少年文学”的地位不如“成人文学”。

1988到1990年,角田光代以“彩河杏”的笔名问世的“青少年小说”有七部。大学毕业后第二年,她改变了自己的创作路线,用本名写了短篇小说《寻找幸福的游戏》参加“海燕新人文学奖”,并且得到了大奖。这个“福武书店”举办的文学奖只有短短13年的历史,但依然涌现了不少重量级的纯文学作家,包括第六届大奖(1987年)得主吉本芭娜娜、第七届(1988年)得主小川洋子等。《寻找幸福的游戏》描写了两男一女在东京共同生活组成的虚拟家庭,女主人公并不如愿、虚拟家庭渐渐瓦解的过程。

书中男女主人公都23岁(与作者角田光代同岁),都没有固定的职业。那时的日本大都会经济空前好,于是出现了一批年轻人拒绝“学校毕业后马上就职成熟”的既定道路。时代环境的宽松,使得他们能够轻易找到临时工作,把自由自在的青春日子延长几年,以便寻找“真正的自我”。无固定工作的年轻人虽然不富裕,但是从不愁温饱,甚至能够常常背着背包去海外旅行;日元的兑换率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翻了一番,使得年轻人的自助旅行易如反掌。媒体把他们称为“飞特族”(注:freeters,是把英语中“自由”和德语中的“工人”组合后发明的词,指那些从事自由职业的年轻人)。《寻找幸福的游戏》这种典型的作品,也被称为“飞特文学”。不过,角田光代的作品并不是时代潮流应景之作,而是一开始就包含着非常深刻的主题:年青一代对传统家庭的厌恶。最突出的是,女主人公对母亲的憎恨几乎在每一部作品里都若隐若现。在看起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中,各个登场人物都甩不掉将会走投无路的恐惧阴影。

20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后,“飞特族”的生活逐渐变得困难。首先,无论走过多少个国家,始终找不到“真正的自我”。其次,一旦拒绝了既定的人生道路,即使想回头也没有路,在死板的日本社会,“飞特族”年纪越大越没有出路。1992年和1993年,角田光代前后三次被“芥川奖”提名,但每次都空手而归。从1991年成为纯文学作家后的五年里,她出版的作品只有四本;作家事业发展得不太顺利。1996年问世的短篇小说集《假寐夜晚的UFO》虽然获得了“野间文艺新人奖”,但是没有固定的读者群出现。20世纪90年代后期,她创作了一些儿童文学,马上有了可观的成就;以《我是你哥哥》和《绑架之旅》接连获得1998年的“坪田让治文学奖”和1999年的“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富士电视台奖”,2000年,《绑架之旅》又获“路旁之石文学奖”。

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给角田光代带来了难得的转机。之前主要取材于身边人事的角田光代,完全掌握了虚构故事的技巧。进入21世纪,她即使写同代人的生活,也懂得跟作品保持距离,进行全局的把握了。2002年的《空中庭园》被畅销书的巅峰奖项“直木奖”提名。当初专写各种各样虚拟家庭的作家,终于直面真正的家庭了。《空中庭园》描写的是,东京郊区由夫妻和两个孩子构成的小家庭,他们以“凡事公开,家中无秘密”为口号,其实每个成员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在大厦里发生的家庭故事,作者形容为“空中庭园”,显然跟沙上楼阁一样不牢靠。角田作品里一直忽隐忽现的主题--对传统家庭的质疑,在这儿被公开探讨。虽然作者采取的是漫画式的喜剧结构,给读者留下的观感却相当苦涩。

2005年,角田光代凭借着《对岸的她》得到了“直木奖”。自从以《寻找幸福的游戏》作为纯文学作家出道后,经过十五年漫长而曲折的努力,最后作为畅销书作家得到了行家的肯定。在得奖的记者招待会上,角田光代说:“自己走过了找不到写作方向的无间地狱。”《对岸的她》以两位三十五岁女性为主人公,最初是家庭主妇和职业女性的人生道路对比,可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表面上看来截然相反的两个人,其实都经历过同样的痛苦和迷惑,可以彼此理解,也能共同面对现实的挑战。在作品的最后,两位主角和好,让人期待更好的未来。不过,贯彻整篇的主题,还是对家庭的怨恨和无奈,尤其是母亲对女儿有意无意的伤害。角田光代作品故事背后,“亲情”仍旧是最大的老主题。

2003年起,角田光代的作品不停地面世,证明这些年她的读者非常多。角田光代从青少年小说出发,经过纯文学、儿童文学,最后在畅销小说领域绽放才能,作品种类多,探讨的问题广,合乎广大读者的口味。除了小说,她也发表过许多散文,其中有生活杂记《开始向前走》、海外游记《明天要走阿尔卑斯》、专门谈电影的《西狄洼电影银光座》、漫游东京旧书店的《古本道场》等。

稳定生产多篇文章的秘诀,是有规划的生活。角田光代多次说过,她每天早晨8点钟到离家不远的工作室上班,轮流打开存在电脑里的多篇小文档,开始创作,到了下午5点钟,她就准时下班去附近的拳击场锻炼身体。对于保健很重要的饮食,她也非常在乎,常在作品里流露出来对烹饪的兴趣。

然而,角田光代的私生活相当神秘。2006年,伊藤高巳以《扔在八月路上》获得“芥川奖”,获奖感言提到妻子就是角田光代,令很多读者大跌眼镜,之前大家都不知道角田光代已婚。日本文坛的夫妻作家有过几对,然而“直木奖”得主和“芥川奖”得主的结合,倒是可称第一。角田光代虽然承认了这个事实,但后来大家也没有看到任何关于他们家庭生活的报道,可见她对自己的私生活严格保密的程度。

角田光代的作品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是因为她能深刻理解并传达出现代社会的苦楚。很多都市人对家庭和工作的疑惑,向来是她的主题。家庭非得束缚成员不可吗?工作非得磨损人性不可吗?她的质问一直延续到2006年“川端康成文学奖”作品《摇滚妈妈》。一个记者似乎指出了角田光代作品发展的方向,他写道:“角田的小说好像都在谈如何祈祷。”没错,无尽的祈祷,大概就是对人间苦楚的最后答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