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下乡调研(4)

组织部新来个年轻人 作者:卓左右


 

江井泉听见他们的房门响了,就过来对正洗脸的两个人说:“一会儿我让食堂的人给熬点粥,咱们喝粥吃点咸菜,醒醒酒,就奔影壁屯去,让你们看一看贫困乡里最贫困的村是如何脱贫致富的。吴同书记已经带车先去村里打前站去了,他在那儿等着咱们。”

影壁屯村真是名不虚传,吕远他们开了3个多小时车,一路上九曲十八弯,走的全是盘山道,路旁边的石头砬子好像都在头上悬着,有随时要崩塌的感觉。墙壁一样的山崖看得吕远头皮发麻,他一路上都在想,这个影壁屯难道也在吴同一年多的努力下,脱贫致富了?即使吴同有一个书记老爹做后盾,他也不可能轻而易举地点石成金啊。

影壁屯的脱贫路就像一个谜团,吕远急于看见真相。虽然吴同的形象因为他有个市长老爹,在吕远心目当中暗淡了不少,但吕远还是不自觉地想要看到吴同创造的奇迹。

深秋的山区丘陵起伏,山上正是霜染丛林的斑斓景象。杂木林的树叶子或火红或黄或白或绿混合交织在一起,像是用油画染料泼过一般,颜色浓得套上画框就是一幅世界风景名画。这就是东北人俗称的“五花山”。

吕远在奥迪车后座上左右环顾都看傻了,他的脖子因为扭来扭去,也弄得发酸。他想:绝美的风景往往在人迹罕至处,这话说得还真在理儿上。

到了影壁屯,远远地就看见吴同站在盘山道旁打着手势,让奥迪车拐入一条掩映在树丛中的小路。

路尽头,吕远看见一座用松木搭起的门楼,门楣上方有一块阳刻的木匾,有四个笔力遒劲的魏碑大字“影壁山庄”。孙德胜不由惊叹道:“我们是来演刘老根来了吗?还影壁山庄,这兔子不拉屎的地方能有人来度假、消费吗?”

副驾驶位置上的江井泉也憋不住乐了,他用拳头打了一下正开车的孙德胜说:“孙哥,到了以后你可不许胡说八道,我们看明白他们要干什么再说话。吴同年轻有魄力,我们还是以鼓励为主。”

孙德胜手扶方向盘,回头看了吕远一眼说:“还是你们80后敢想敢干,敢起幺蛾子呀。”

吕远哀求地说:“孙大哥,江科长说的对,咱们不要下车伊始就哇哩哇啦乱放炮,我们80后也不扛轰,还得多鼓励、多表扬!”

“你们80后是在表扬声中成长起来的,父母宠爱你们,社会可不管那一套。”孙德胜不依不饶地又加了一句。

吕远无奈地看着孙德胜的后背说:“是啊,学校、家长、老师亲切地关照我们,可一到社会上我们看见的全是后背,连个脸都不给我们,别说笑脸了。唉,还是网上的话说得有才:人家有的是背景儿,我有的只是背影儿。”

眼瞧着吴同坐着那辆帕拉丁开进山庄的木门里去了,孙德胜也开着奥迪跟了进去,一排排用松树原木做外墙装饰的别墅立刻出现在眼前了。等车开到别墅后面的停车场,大家才发现眼前是个有几千平方米水面的小塘坝,波光粼粼的,岸边还有几个用木头搭建起的钓鱼用的木栈桥。

在塘坝的对岸是一排排用水泥砌成的猪圈,还隐约听到几头猪的嚎叫声。

吴同指着那排猪舍说:“这是影壁村的野猪繁殖基地,现在又有一批人工养殖的野猪出栏了,这些野猪肉的价格是正常猪肉的两到三倍,现在由影壁山庄野猪养殖有限公司免费提供了野猪仔,这已经使影壁屯农民的平均年收入增长了3倍多。这些农民找到了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和途径,他们现在的干劲相当足,一会儿我们可以到村里挑几户实际看一下。”

江井泉在边上感慨地说:“没想到吴书记你有这么富于突破性的工作思路,真是一个新观念要超过几十年的苦干啊。”

吕远也在旁边夸奖说:“这思路确实很新颖,又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很吻合,绝对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孙德胜从驾驶室出来后,点了一根红塔山抽着,一言未发。看完影壁山庄后,他们又驱车去看了五户养野猪十头以上的养殖户,满圈即将出栏的野猪,让人看了有一种要收获的喜悦之情。

吃过了晚饭,吴同接了个电话说要回乡里处理一些杂事,就对管理山庄的经理交代了几句,安排好食宿就开车走了。夜宿影壁山庄,孙德胜担心地对江井泉和吕远说:“这项目建在这样边远的山区,要收回投资,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吴同和村里介绍的情况恐怕有水分。”

平时不抽烟的江井泉也伸手跟孙德胜要了一根红塔山,点燃后抽了一口,若有所思地说:“戏法灵不灵,全靠毯子蒙。只要吴同的项目能够正常运转个一两年,他恐怕就被提拔了,驴牵走以后,自然就会有人来拔橛子。这善后工作都是由继任者来愁的,我们只管把经验总结出来,工作政绩宣传出来,典型推广开,就完成任务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