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情感投入陷阱:蒙蔽真相

读人 作者:(美)乔艾琳·狄米曲斯


 

我们对生命中某些人怀抱爱意、友谊或者鄙夷,甚至恨意。这些感受都会降低我们的客观性。我们宽容自己喜爱的人,同样不愿看见痛恨之人的优点。更糟的是,大部分人都不喜欢变化,为了自己的安全感及利益,发展出一种自我情感性投入,也就是刻意保持现状。这把我们推向维持现状的力量,会阻挠我们改变,并且蒙蔽我们的感官。

一旦你情绪投向特定的结果时,再想保持客观就很困难。情绪投入越强,不理智行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医生通常建议在还没建构好对等的尊重、信任、友谊以前,不应有超友谊的性关系的原因,因为,一旦冲天漫地又甜蜜无比的“性”掺进关系里时,我们会连对方最基本的缺失都看不见,直到热情消弭殆尽……到那时,我们可能已经被折磨得身心交瘁了。

我们总有在情绪脆弱时被迫做决定,如果了解这样会有潜伏危机,你的胜算就比较大。

首先,试着避开“被迫做决定”的局面——在那种情况下,你会很难保持客观,结果你可能会先做出一个不当决定,然后又不甘不愿地承认自己错了——尽管情况明显得三岁小孩子都看得出来。如果你负责面试一位好朋友的女儿,你可能会忽略她本性上的缺失(因为你不想告诉自己的朋友他女儿不够好);如果你雇用邻居当会计师,或聘请高尔夫球友当律师,你就有可能因为自己和他们之间的友谊而放松自己的原则,对他们的某些行为放水;每当你遭逢了大变故,你就会对某人产生“情感错置”;如果你又把公私混为一谈,结局虽然可能会没事,但大多时候你那想讨好每个人及以和为贵的想法,会害你错读他人。

人制造出来的另一种情绪性投入,在陪审团接到的指令中便可见一斑。刚开始协议时,陪审团会被告知,在集体讨论以前,不许把个人对案件的看法告诉任何人。因为一旦人们公开表达某一特定的观点以后,通常就不太愿意改变;骄傲、固执、怕承认自己错了等等因素会开始介入。如果你的目标是希望在评论他人时能够客观,那在自己未经从容收集到所有相关资料并详细消化以前,请别对朋友、家人或同事高谈你对某人的感觉,避免作茧自缚。

如果你觉得自己对被评论者真的有一种情绪性的投入时,最起码请记住一点:你的客观性可能已经受损了。留意自己的情绪,并且好好运用下面几章讨论的读人技巧。在下决定以前,多花一点点时间和心力吧。想想看是不是有哪个德高望重又可信赖的朋友能提供一点新视野?先扮白脸,问问自己如果置身事外的话,你对眼前这个人的看法又会是什么呢?就算你不能完全摆脱情绪性投入的不当影响,起码也可以靠一些读人技巧来把这种不当影响降到最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