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暗潮汹涌(12)

出手 作者:陈建波


孙啸伯微笑说:“我所知道的拓本字数最多者,是××××,大约××××字,过去临过几天,现在都几乎生疏了。”

约翰逊故作惊讶,说:“孙先生隐居陈仓,多年不出山,难道不知道宋拓本有××××字吗?”

孙啸伯略显怀疑,说:“我见到最早的拓本是××××,吴昌硕等人都是从这一路来的。要说所谓拓本字多,明朝杨升庵有足本拓本出世,结果被人发觉是他自己在家里花重金闭门造车凿出来的,已成笑料啦。”

约翰逊叹息一声,说:“孙先生是山中隐士,宁波天一阁藏本,先锋、中权、后劲三拓本,十多年前被日本人买走了。前年,有人以甲骨文拓本与之交流,摄得照片若干张,日前在国内影印刊行,一时洛阳纸贵啊。”

孙啸伯似有不信。

约翰逊起身去取来新购的影印书往他面前一递,说:“孙先生一看便知真伪。”

孙啸伯半信半疑手捻胡须揭开封面,逐页往下翻阅,越看越是专注,直到最后一页看完,还愣怔了半晌,长叹一声,说:“孤陋寡闻,世间竟有北宋拓本存世,始料未及啊。”

约翰逊见他逐渐入了自己的圈套,不动声色地说:“这石鼓文,定为秦×公文字,但世上仅这十面石鼓存留,再无其他发现。我对此表示怀疑。这石鼓,初唐时出自陈仓风鸣山,后来再也没有发现?钟鼎金文中,也没有类似的文字。难道石鼓文真的就是只刻载在这石鼓上吗?我是研究文字学的,在大篆向小篆演变过程中,石鼓文是一件标本式的文献。这说明,秦×公上下数代,秦人一定流行过这种文字,明显有别于金文,这一时间段至少三百年以上。三百年里,岂能只有十面石鼓刻字,其他一件也找不着?”

孙啸伯摇头,说:“你说的三百年,是两千年前的三百年。至今,怕是得两千三百年。历代兵火盗掘不断,即使有,怕也是逃不过劫数毁坏殆尽了。就看那陈仓十面石鼓,初出世时多少文字?现在多少?再过个几百年,还能剩下多少?约翰逊先生,美国立国不过百余年,哪里知道兴亡糜烂的苦处呀!”

约翰逊目光里闪着狡黠,说:“孙先生的意思,是这石鼓文随着时间的迁移,越到后面是越少了?不过,我却有相反的证据来证明,不一定是这样。您信不信?”

孙啸伯有些诧异,反问道:“难道,你的意思是石鼓文又有唐拓本出世了,收录的字数比北宋拓本的还要多?”

约翰逊笑着说:“唐拓本要有传世,早就该露面了。再藏着掖着,怕是早就霉烂不堪了。我所说的石鼓文,指的不仅仅是那十面历代被官府收藏的石鼓。”

孙啸伯沉吟片刻,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但你所说的可能性,比唐拓本存世的可能性还要微乎其微。”

约翰逊笑道:“孙先生是篆籀大家,我只是班门弄斧罢了。改日,还要请您多多赐教呢。”

这俩人探讨对答,虽然没有个最终共同认可的说法,但旁听者荣老板心中已经回过神来。他这时候才明白约翰逊不惜本钱收购孙啸伯墨迹的原因了。孙啸伯那些自以为秘不出门、写完即毁的字纸上留下的疑团,引起了约翰逊的兴趣。约翰逊精通中国古文字,目光之敏锐、心思之敏捷,令人惊叹。他从孙啸伯流传出来的这些文字中,看出了破绽,此刻当面说起时,却又只是虚晃一枪,没有揭破,而是另外约了时间再谈,算是卖足了关子。而孙啸伯的反应,也不愧是一只久经世故的老狐狸,伪装迟钝,避话锋而不接,活脱脱滑如球,让人无从下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