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荀子

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智慧 作者:张在军


生平介绍

荀子(约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亦称孙卿或孙卿子,赵国(今山西南部)人。中国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学家。他的主要政治、学术活动约集中在周赧王十七年(公元前298)至秦王政九年(公元前)之间。他曾几次去当时学术活动中心齐国的稷下,三为稷下学宫祭酒。他曾依楚春申君为兰陵(今山东莒南县)令。春申君死后,他就定居兰陵,不再从事政治活动。战国末期,封建社会逐渐形成,荀况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维护新兴的封建制度。他的思想反映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统一的要求,他的礼法结合的思想,为新的封建秩序确立了理论基础,为历代封建社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荀况是战国末期儒家最后的一位大师。他批判地继承了孔丘以来儒家的思想传统,又批判地吸取了道、法、墨各家学说,成为先秦集大成的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遗留下来的著作经后人整理成《荀子》一书,凡20卷,32篇。他的著名弟子有李斯、韩非等。

教育思想

一、教育作用与目的

他认为人的成长变化、改恶从善是靠后天的积习渐染。且由于仁义法正的影响,才能使“涂之人可以为禹”。他强调环境、教育对人性的改造作用,但他却不能科学地说明礼义、法治的起源问题,把礼义、法治说成是少数圣人、君子的发明。关于教育目的,荀况认为在于“化性起伪”、“伪起而生礼义”,也就是用礼、法来改造人类的恶性。从培养什么样的人来看,荀况基于为初期封建统治者培养人才的需要,主张以培养士、君子、圣人作为教育目的,而以学为圣人作为最高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

荀子结合当时的社会形势,对孔子的六经,《诗》、《书》、《礼》、《乐》(今佚)、《易》、《春秋》进行了继承与改造,成为孔子以后孟子所大不及的传经大师。从经学史上看,荀子传经功不可没,秦汉之际,焚书之后,儒生所习《五经》及其解说,大都传自荀况及其弟子,从而为中国封建思想和文化的统一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荀子重视读经,认为诸经记载的知识具有不同的作用,对人才培养也有不同作用。诸经的各门课程,内容也各有侧重,但他非常强调《礼》、《乐》的作用,《礼》、《乐》之中,尤其以《礼》为要。因为《礼》是学习的总纲,他把“礼”当做自然与社会的最高法则,故主张学者要从读《诗》、《书》开始,以读《礼》告终。

诸经的内容,在荀子看来,一定要结合实际,有选择地讲授,因为经书也有不足,所以学生也不能盲目信奉经书,必须由教师结合实际地讲解,否则是培养不出有用人才的。

三、贵师重傅

荀况非常重视敬师问题,特别强调 “师法” 的重要。他说:“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他认为要“化性起伪”,积礼义为君子,就要注重师法。他强调学习必须依靠教师的指导,学生应该尊重教师。荀子从“礼法”结合的政治主张出发,强调教师的作用在“正礼”,正礼的目的是使学生知道礼法的知识,知道行为的规范。荀子认为,当时通行的教材都过于陈旧而不切实际,无益于治国之急。要传礼,只有靠教师结合实际的讲解和以身作则的传授。因此,为学必须接近贤师,仰承师训,这样的学生才可成材。荀子也把老师等同于礼义或礼法的化身,常把君师并称,视教师为“君子”,以此抬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同时,他对教师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他说光有广博的知识还不能算一名合格的教师,教师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要有尊严、有威信,使人们敬服;二是有丰富的阅历和崇高的信仰,使人们信赖;三是具备有条理有系统地传授知识的能力,能循序渐进,诵说不凌不乱;四是能从平凡的小事中论证出不平常的道理。在师生关系上,荀子认为师长是礼义的化身,师法是使礼义转化为个人品质的捷径,因此,一方面学生应当隆师,主动地跟教师学知;另一方面,教师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导,所谓“师云亦云”。

教育方法

关于教学方法,荀况提出以下几个原则:

强学力行。荀况认为学习要注重闻、见、知、行。他对知行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意见,认为行比知更为重要,强调艰苦的学习和实际的行动。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同时他还认为,只有行之有效的,才是正确的。他曾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虚一而静。荀况认为学为要虚、一、静。所谓虚,就是虚心,不因已有的知识而妨碍接受新知识。所谓一,就是专心。心中已有各种不同的知识,这叫“两”,不能使这种知识妨碍另一种知识的吸取,即“不以夫(彼)一害此一”。所谓静,即静心,能不受烦乱杂念扰乱。荀况说:“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能够“虚一而静”,才能做到“大清明”,即达到认识上完全透彻、无所偏弊的境界。

学思兼顾。荀况继承了孔丘的思想,认为在学习上学与思二者都不可缺,这与他的认识论是有关系的。他说:“学不可以已”。又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积渐全尽。荀况认为学习要全面、彻底、精粹。他说:“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全,也就是照顾全面,不要“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蔽”是对复杂的事物和现象缺乏全面了解。因此要“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焉”,即:把所有事物都展示出来,摆在一起,对事物进行全面、广泛的比较、分析、综合。

专一有恒。荀况认为学习要专一,要有恒心,坚持不懈。他说:“行衢道者不至,……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