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言:改变了的中国改变了什么(9)

道理:中国道路中国说 作者:辛鸣


(四)社会恶意成本刚性化,一些既得利益集团出于维护其利益的目的,为进一步改革与发展设置雷区

这一块内容不太好讲,也比较敏感,容易伤害人,也容易被别人反感。但这又实在是当代中国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客观事实,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这就是当代中国社会客观存在着一个有相当力量、也有相当规模、更有相当自觉意识而又不公开其存在的既得利益群体。

我们在前面曾讲过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群体在分化,但是这种分化是很不平衡的,不同利益群体的发育是极端不均衡的。其中极少数的利益群体利用体制转轨中的不完善和政治生活中的漏洞,形成了具有特殊利益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或者因为市场经济的不规范而得到了好处,或者利用所处的垄断地位正在牟取暴利,或者利用政府行政管制的漏洞而损公肥私,有的甚至直接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这些既得利益集团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他们的活动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原则,他们的存在损害了其他社会群体的利益。

我曾经在一次经济发展论坛上讲“既得利益群体”时,下边的一些民营企业家坐不住了,站起来问我:辛教授,你为什么要与我们过不去呢?我当时没反应过来。愣了一下后才明白他们以为我说的既得利益群体是指他们。我笑着跟他们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你们民营企业家群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确实得到了额外的照顾,与普通的工人农民群体相比,也得到了很多的额外利益。但要说你们是既得利益群体,也未免把自己看得太高了一些,你们根本不够格!这下轮到他们愣了。我们不够格谁够格?我说,我先不说谁够格,我先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中有的人肯定做过国有企业改制、兼并、收购的工作。一个本来值1个亿的国有企业,你们可能3000万就买到手了,有没有过类似这样的事?他们说有。但是我要问的问题是你们为了收购这个企业全部费用果真就是3000万吗?请注意是“全部”,包括账面上的和非账面上的。结果他们笑了,笑而不答。我说你们没有必要回答,我也不指望你们回答,只要你们心中有数就可以了。什么意思?就是他们为了买那个企业,除了账面上的钱之外可能又花了一个3000万甚至更多。可是他们为什么要多花那3000万呢?民营企业家不是傻瓜,因为他们明白不花那另外的3000万他就不可能以3000万的账面价格买到1个亿的企业,即使花6000万买一个1亿的企业也合算啊。那么这3000万花到何处去了呢?我不好武断地指出来,毕竟没有证据。可是我们可以推断,市场经济,公平交易,卖方不愿意卖,你买方再上杆子也不行啊。看来还是卖方愿意贱卖了。那么谁是卖方呢?

现代社会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公共事务需要公共部门和成员来承担,必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共权力会让渡给这些成员。当这些成员拥有了公共权力而又没有必要的手段制约他们运用手中所掌握的公共权力为自己和自己这一群体谋求利益的时候,既得利益群体或者说既得利益集团就出现了。我们前总书记江泽民所说的“决不允许党内出现既得利益集团”并不是空穴来风。但不允许并不意味着就不存在。

而且尤为可怕的是,这既得利益群体或者说既得利益集团,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是通过违法乱纪、腐败堕落实现自己利益的。这样的人也有但毕竟是少数,我们可以通过党纪和国法有效地去遏制。问题在于更多的既得利益集团并不是通过违法犯罪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是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以名正言顺的手段和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比如出台某一制度,看起来这一制度很规范,其实是有利于他们那一群体的。我们所谓的公务车改革给公务员进行津贴补助,公务员强制休假并给与经济补贴等等就是这样一些制度安排,这只是一些很小的细节。而反过来,当中央政府出于大局考虑要进行宏观调控,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改革措施、修补改革中的漏洞时,就会遇到重重的阻力,而且这些阻力往往还师出有名。所谓不利于宏观管理,其实潜台词是如果那样我的审批权力就没有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朱镕基总理曾经感叹说:原来地雷阵就在我身边。

我们这样讲的时候,可能会有同志不满意。说我们发自真心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不能怀疑我们的真诚动机和善良愿望。但我们要说的是,就算你这一切说的都是真的,大家都是很善良、很大公无私的,但从愿望到事实毕竟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我们如何保证或者说又有什么样的机制能保证说的肯定能做到呢?

所以对于既得利益集团,我们可以期望它并不存在,但我们必须对此保持足够的警觉并时时提防它的存在。因为毕竟它确实也存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