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节:牛汉:诗坛上倔强的老黄牛(1)

中国高端访问伍:解密18位文化名流的本色人生 作者:余玮


牛汉

诗坛上倔强的老黄牛

牛汉,蒙古族,本名史承汉(一曰"史成汉"),又名牛汀,著名诗人,系"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1923年10月出生于山西定襄,194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历任华北大学校长办公室秘书、志愿军空军战士、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中国》执行副主编和《新文学史料》主编;曾获全国新诗集奖、马其顿共和国"文学节杖奖"和"新诗界国际诗歌奖北斗星奖";现为中国作协全国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

门一推开,出现一个高大魁梧的老先生身影。无疑,他就是记者12年前所晤面的老人,尽管已是皓发白首,且精神不如从前,但老诗人特别的神韵一下子就被感受到了。他热情地同记者握手,并招呼着就座。在随后的交谈中,记者才知道胸怀旷达的诗人原来一辈子饱经磨难。

他说:"在这多灾多难的人类世界上,我经历过战争、流亡、饥饿,以及几次的被囚禁,从事过种地、拉平板车、杀猪、宰牛等繁重的劳动。幸亏世界上有神圣的诗,使我的命运才出现了生机,消解了心中的一些晦气和块垒。如果没有碰到诗,或者说,诗没有寻到我,我多半早已被厄运吞没,不在这个世界上了。诗在拯救我的同时,也找到了它自己的一个真身(诗至少有1000个自己)。于是,我与我的诗相依为命。"牛汉既坐过国民党的牢,也坐过共产党的牢,他是一头倔强的老黄牛!

诗的故乡给自己并非诗的美好回忆

"……枫树 / 被解成宽阔的木板 / 一圈圈年轮 / 涌出了一圈圈的 / 凝固的泪珠 / 也发着芬芳 // 不是泪珠吧 / 它是枫树的生命 / 还没有死亡的血不球……"诗《悼念一棵枫树》的故乡就是湖北咸宁。这首诗发表后,得到好评。有人说它的象征性很明确,是怀念某一个人,也有人说是悼念许多令人敬仰的英灵。牛汉如是说:"其实,我当时并没有想要象征什么,更不是立意通过这棵树的悲剧命运去影射什么、抨击什么,我悼念的仅仅是天地间一棵高大的枫树。"

那是1973年秋的一天清晨,刚起床的牛汉听见一阵"嗞啦嗞啦"的声音,原来不远处有人在用大锯解树,"为的是给一个大队小学盖教室做课桌"。不久,一声轰然倒下来的震响,使附近山野抖动了起来。随即,牛汉闻到了一股浓重的枫香味。这时,牛汉直觉感到曾相依为命的枫树被伐倒了。于是,飞奔过去,只见那颗枫树直挺挺地躺在丛莽之中,不由得失声痛哭起来。不多久,走过来的一个小孩莫名其妙地问牛汉:"你丢了什么这么伤心?我替你去找。"牛汉回答不上来……

那几天,牛汉几乎失魂落魄,生命像被连根拔起,过了好些天,他写下了诗《悼念一棵枫树》。采访时,牛汉不免有些遗憾:"当年,我曾几次写信给在北大荒劳动和学木刻的儿子,让他来看看这棵挺拔的枫树,希望他把它的形象画下来。后来,他来了,可是这棵树已经被伐倒了。儿子没有把它的形象画下来,我只好用诗歌这种形式来悼念它,不能让它伟大的形象从天地间消失。"

"文革"中,牛汉被戴上"现行反革命"的帽子下放到鄂南劳动改造。提起往事,牛汉难以掩饰激动的表情:"从1969年9月底到1974年12月的最后一天,我被下放到湖北咸宁的向阳湖文化部五七干校十四连进行劳动改造,时间长达5年零3个月之久,是最后一批回北京的。我的妻子吴平原是铁道部的干部,后也被'轰'出北京城,调到汉口铁路中学。一儿一女分别在北大荒当知青和甘肃当工人。"

刚到咸宁干校,住地附近的灌木丛里夹有一棵山茶,正开着白色的花朵,十分显眼,而且散发着幽幽的清香。牛汉说:"雨天时,那香气特别浓。沉默无语的'五七战士'经过那里时,禁不住地都朝开花的山茶树凝望了又凝望,但谁也不谈一句山茶花。不过,这棵山茶几个月开着花,给大家窒闷的心灵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慰藉。"

五年酸辛,一言难尽。"由于围湖造田,到1970年的夏天向阳湖已经成为没有水的湖,像一口烧干了的热锅。最热的那一阵子,我都到'湖'里水田干重活:挑秧、送饭。"最让牛汉难忘的是,每周他要去咸宁城用平板车拉趟菜。"我如一头牲口,双手把着车把驾辕,有两个同类(五类分子)拉捎,每车负重不下千斤。烈日当头,弓着赤祼的背,还得昂起头看路。遇到瓢泼大雨也得拉。拉一趟光路上来回就得跋涉近6个钟头。拉菜有个好处,去时是空车,可观山望景,有时故意放慢步子,回来时可以挨近黄昏,天气凉爽些---人毕竟比牲口有点头脑。那年头我一直从事最繁重的劳动,整天身上滴的是汗,心里流的是血,好在我是山西农村长大的,喜欢劳动,熟悉农活。我的身体十分顽健,力气过人,扳手劲全连第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