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节:李振声:民谣

推动中国科技进程的20人 作者:余玮


站在演讲台上,李振声信心百倍地告诉世界:"中国人能养活自己!现在如此,将来我们相信凭着中国正确的政策和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也必然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台下随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当李振声从海南带着成功、激动的心情飞回到北京的时候,他在机场看到的是臂带黑纱的女儿---相濡以沫了几十年的老伴,就在他参加博鳌论坛的当天去世了。但是李振声说:"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永恒的主题,这个思想任何时候都不能变。中国的农民是很讲实惠的。要让他们尝到甜头,他们才会安心种粮。国家政策的稳定支持是最重要的。我做了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老伴会理解的!"

这一年年底,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北京正式宣布了停止对华粮食援助的期限,其理由是:中国政府在解决贫困人口温饱方面已经取得巨大成果,不再需要联合国的援助了。铁的事实证明我们中国人不但能养活自己,而且完全是自己养活自己,这是中国的无上骄傲。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李振声认为,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增长,一要靠认真贯彻中央支农政策措施,切实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要靠尽快恢复可能的粮食播种面积;三要靠加大对提高粮食单产有关措施的支持力度。

小村寨走出的大科学家难舍桃李情

"你听说了吗?咱村的李振声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了。""咱村里出名人啦,李振声获大奖了。"……一时间,李振声的家乡山东淄博市周村经济开发区南谢村沸腾了,全村的男女老幼在奔走相告着同一个消息。

1931年2月,李振声出生在淄博市一个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对农业有接触,一般的农活都参与过。11岁那年,山东大旱,"我挨过饿,知道粮食的珍惜、可贵"。

据志书记载:"1942年,山东大旱,6月始降小雨,秋早霜,高粱受冻无粒,其他作物严重受灾,粮食歉收。1943年,灾荒严重,饿死者、卖儿卖女者甚多,外出讨饭者无数。"李振声还记得,那一年过了年,老天还是不下雨,家里的米缸却早早见了底。那时,正值抗日相持阶段,国共时常不断摩擦,老百姓的日子可想而知。这连续两年的灾荒,地处大山里的南谢村也没躲过,李振声至今还记得吃草根、吃树皮,苦熬时日的艰难。"那几年青黄不接时,榆树叶和树皮都被吃光了。葱干蒜皮都是好东西。饿死的人很多。那个时候我就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尽管当时全家生活十分艰难,李振声那没有读过书的父亲尝尽了文盲的苦难生活,十分知道学习的重要,于是想尽办法送孩子上学。李振声先是在农村上私塾,后上学堂---小学就读于周村培德小学,随后在光被中学(淄博六中前身)念中学。13岁那年,父亲因病撒手西归,母亲一人带着4个孩子,日子愈发艰难。眼看自己就要失学,母亲竭力支持儿子上学,李振声靠哥哥在济南一家店铺当伙计的工钱读到了高中二年级。尽管青少年时代的李振声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但是他想到家里实在太困难了,想到省城济南托人找个工作,于是辍学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振声在街上看到山东农学院打出的一个招生广告,上面写着"免费食宿"。心想:天下还有这么好的事,既能上学,还能有饭吃。于是,李振声又萌生了继续学业的想法,就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报考了,没想到考上了。"这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是济南解放给我提供了这个条件,所以也就对这个机会特别珍惜,学习比较努力。"

解放前的连年旱灾,让他对饿肚子有着特殊的记忆,而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让李振声深知"民以食为天"的内涵,立志要让所有的人吃饱饭,因而所报考的山东农学院农学系的录取让他兴奋不已,他成了全村第一个大学生。

"系主任沈寿铨教授是位著名的育种专家,曾是燕京大学作物改良试验场负责人,他讲的内容很多都是自己搞科研的体会,内容丰富。沈寿铨教授给我们上小麦育种课,讲得很好,把小麦的进化、分类、育种的理论与技术讲得深入浅出,很有吸引力。余松烈教授讲的遗传课,也很生动---他长期从事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首创过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和技术。"李振声说,两位教授的授课使自己从理论上提高了对小麦育种的认识,为后来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