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节:李振声:民谣

推动中国科技进程的20人 作者:余玮


淡然直面捐巨奖背后的是是非非

严正而不失温和,衣着朴素而精神矍铄。作为来自农民家庭的科学家,李振声始终在为中国人民的"吃粮"问题奔忙。一般人难以把他和中国科技最高奖联系起来,一般人也难以认为我国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就是眼前这慈祥朴实的老者。

这位刚刚从胡锦涛总书记手中领过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著名小麦育种专家,在走出人民大会堂之后,被一群"粉丝"围得水泄不通,动弹不得。大家簇拥着他,纷纷请求:"您给我签个名吧!"他一笔一划地认真签着,人越来越多……虽然人群在他的前方让出一些空隙,但他没走两步就不得不又停下来。就这样走走停停,从大会堂里面到外边广场不足500米的距离,他足足花了半个多小时。

根据有关规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数额为500万元,450万元由获奖人自主选题,用作科学研究经费,50万元属获奖人个人所得。接受采访时,李振声表示,将把50万元的个人奖金全部捐给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作为困难学生的助学基金,助经济困难学生一臂之力。在荣誉面前,李振声显得很淡定恬然,告诉记者,他对物质生活没有太高的要求,平常就是粗茶淡饭,生活上很知足,他的捐款决定孩子们也都同意了。谦逊和蔼的微笑一直挂在脸上,他的淡泊严正深深感染了记者。

钱财对于李振声来说就是身外之物,这么多年来他得的奖已经数不胜数,此前所有的奖金他都是和同事、学生一起平分。他的道理很简单:"所有的荣誉都是集体的,大家都付出劳动,报酬理应每人都有。"

李振声的生活非常节俭。在实验站调查时,他与大家吃在一处,从不搞特殊,他深知农民种田不容易,从不浪费粮食。身教重于言教,与他一起工作的许多同事和学生身受感染,最终也把节俭朴素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正如李振声所说,科研人员能获得奖励,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团体的配合。也一如他所说"荣誉首先应该归于集体,没有集体的艰苦奋斗,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荣誉"。但作为项目负责人,国家在奖励个人的同时,已经规定了其中的450万元用作科学研究经费,其实就是考虑了集体的贡献。既然这样,就该心安理得地收下国家的这份"心意",不必急着把奖金全部捐献。否则,获奖者似乎成了奖金的"中转站",奖金有名无实,国家给予的奖励也失去了其原来的意义。

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具有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传统美德,堪为世人楷模。这一点,在李振声的身上又一次得到充分的体现。的确,按照设奖原则和颁奖目的,个人奖金是完全给予科学家本人的:捐奖诚可贵,不捐亦坦然。有人说:"虽然李院士的行为很朴素,很自然,不含任何'作秀'的动机,难能可贵,然而他不必慷这个慨……国家科技大奖不是道德上的奖掖政策,似乎不宜以个人道德境界的标准来处置所获得的奖金,否则就容易使这一政策出现目标偏移的结果。"同样有网友说:"现在科学家李振声把奖金公开捐出去了,的确是科学家李振声的思想高尚,但这样一来,以后获得奖金的科学家怎么办?对有些想通过合法科研获利的科学家来说是不公平的,毕竟公民有充分享受到合法权利的自由,社会才会更和谐。"

据了解,在参评国家最高科技奖之时,李振声便不同意为自己申请评奖。"我觉得国家已经给了我很多荣誉。但这是集体的成就,所里也一直这样坚持,大家也觉得应该集体参加评奖。"他还说,如果一定要说成绩,我觉得自己工作只不过做得比较超前,有一些开创性。

对于社会上争论他捐奖一事,李振声说:"我没觉得把奖金捐出去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很淡然,没想到会引起这么热烈的反响。"他之所以把奖金捐出去,首先还是因为他取得的成就"确实来自于集体的艰苦奋斗",此外"我们都是从艰苦年代走过来的人,习惯了俭朴的生活,没有什么过高的物质条件上的要求。子女们收入也很稳定,有这个条件把奖金捐出来。当初决定把奖金捐出去,是很自然的想法,没有要突出自己的意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