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世界铁路重载运输之最

共和国现任部长访谈录 作者: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


旧中国时期,铁路管理处于分割状态,运输效率非常低下。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部门不断扩大运输能力,客货运量实现了较快增长。1949年,我国铁路旅客每年发送量只有1.02亿人次。2008年底,我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已达14.6亿人次。货物运量由1949年的5589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33亿吨。如果说铁路的客运发展改变了民生,那么货运的发展则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张泉灵:我们之前说了很多的客运,货运呢?

刘志军:应该说2003年以来,我们国家铁路客货运量持续大幅度增长,每年客运是以8000万人次,货运是25000万吨的运量在增长,就这样还满足不了需求。从货运来讲,首先大能力货运通道建设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一大批连接东中西部的区际干线已经开工建设,到2012年,将有1.3万公里的区际干线建成,届时,横跨东西,纵贯南北,大量的货运通道将形成能力。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的重载运输创世界最好的水平,我们完全用自己的技术大量开行了1万吨、2万吨的重载列车。大秦线2008年就运了3.4亿吨的煤炭,创造了世界铁路重载运输之最。同时,我们在现有的运输能力下拿出90%以上,保证了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我国85%的石油、85%的木材、80%的钢铁和冶炼物资、60%的煤炭和大量的“三农”物资都是通过铁路来运输的。

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开通,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张泉灵:青藏铁路运行3年了,您觉得这条铁路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刘志军:青藏铁路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胡总书记要求我们,要把青藏铁路建成世界一流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运营管理要创世界一流的水平。温家宝总理要求我们建好、管好、用好青藏铁路。广大的建设者和运营人员挑战极限,勇创一流,攻克了多年冻土、高原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建成了世界一流的高原铁路,而且平稳运行。3年来,运送的旅客是900万人次,发送的货物是700万吨,对青藏两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张泉灵:青藏铁路第一次通车的时候,您在列车上吗?

刘志军:应该说不光是第一次,多次试验我都在列车上面。

张泉灵:那一路您是什么感觉?

刘志军:应该说职责所在,基本上身体素质还能适应,但总是没有在平原上舒服。

张泉灵:您去了多少回还记得吗?

刘志军:次数比较多了,在建设的时期,每年都要去十来次吧,最近,运营的时候一年最少要去两次。

刘志军是2003年3月出任铁道部部长的,在这之前他一直在铁路系统工作。从最基层的工作干起,一直到共和国的铁道部部长,不同岗位的历练,使他比常人更多了一份对铁路的情感,同时也多了一份责任。

张泉灵:我听说每一次铁路提速的时候,去做试验的时候,您都会站在机车头上,所以他们把您称作是“站在机车头上的部长”,是吗?

刘志军:因为铁路安全责任很大,添乘机车是检查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我们每天有3000多列旅客列车,有3万多趟货物列车在不间断地运行,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所以每逢提速试验的时候,新线交付使用之前和节假日,我都要在机车上进行添乘检查,现在全国铁路近万名领导干部添乘检查,都已经形成了一种常态,并且作为一种制度把它固定下来。

张泉灵:可是具体的工作有具体的人做,为什么提速这件事情,检验这件事情,需要您亲自站在机车头上?

刘志军:因为在机车上是比较艰苦的一件事情,首先机车的单位面积有限,再加上我们传统的机车噪音特别大,上面也没有卫生间,喝水、吃饭都很困难,再加上温度又比较高。你做部长,你自己不带头?你老是发指令、发号召,我觉得还不够,你自己必须亲自去做,给下面一个示范。

张泉灵:说说您的施政理念。

刘志军:我经常讲的有这么两句话,一个就是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主要讲的是一种精神,就是瞄准世界一流的水平,坚持科学发展,永不松懈,持之以恒地抓落实。第二句话就是苦干、实干、拼命干。中国铁路现在处于发展中的一个黄金机遇期,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没点拼命精神是不行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