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章太炎与黄侃:大国手门下出大国手(12)

浪淘尽:百年中国的名师高徒 作者:刘宜庆


20世纪初,蔡元培执教南洋公学,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创办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同时,还带领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社员假上海张园举行演说会,发起拒法、拒俄运动,并为《苏报》撰写文章,宣传爱国、民主思想。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在一起办公,这两者是传播新学、提倡民权的大本营,《苏报》则是宣传反清革命的舆论阵地。吴江柳亚子,嘉兴敖梦姜,广西马君武,四川邹容以及《苏报》陈梦坡等人,与蔡元培一起推动了反清排满、爱国革命的新潮。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逐满歌》激荡人心,邹容《革命军》的出版,有摧枯拉朽的力量,清廷上下一片恐慌。1903年6月29日,苏报案爆发,蔡元培之前得到风声避走青岛,陈梦坡走日本,章太炎被捕,邹容自首,吴稚晖脱逃。

蔡元培为何选择来青岛躲避苏报案风潮?其一,青岛时为德国的租借地,比较安全。其二,蔡元培来青岛学习德语,为留学德国做准备。他在自写年谱中,将这次来青岛的情形详细记录如下:

及爱国学社与中国教育会冲突后,我离社,往德的计画将实现。徐君从陈敬如君处探听,据言红海太热,夏季通过不容易,不如先往青岛习德语,待秋间再赴德。于是决计赴青岛。陈君梦坡为我介绍于李幼阐君。李君广东人,能说普通话,谙德语,在青岛承办工程方面事业,设有《胶州报》,其主笔为广东易季圭君。李君初于馆中辟一室居我,我租得一楼面后,乃迁居,自理饮食。日到李君处习德语,后李君无暇,荐一德国传教士教我。

蔡元培在青岛学德语期间,还进行学术研究,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由日文译出德国哲学家科培尔的《哲学要领》一书,售于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蔡元培第一次到青岛,不到两个月就返回上海了。

苏报案的爆发使蔡元培又有了一次转变,从以教育、新闻开启民智的资产阶级新型知识分子,转型为主张暗杀的激进革命家。鉴于孙中山领导的起义一次又一次遭到失败,他决心改变反清的斗争手段。1904年春,由他发起在东京留日学生中成立了秘密暗杀团光复会,图谋从暗杀入手,推进反清革命。蔡元培承担了上海暗杀团的组织接待工作,其他成员从日本陆续来沪,均由他接待。蔡元培说:"乃集同志六人,学制造炸药法于某日人,立互相监察之例,甚严。……同志数人至,投孑民。孑民为赁屋。"

光复会从事暗杀活动,组织严密。同盟会不仅给予人才和器械的支持,对光复会的暗杀活动也给予指导。据蔡元培自写年谱可知,新会员加盟,要写一纸"黄帝神位"的横幅,供在上方,杀鸡,取其血,滴于酒中,跪而宣誓,并饮鸡血酒。另据俞子夷《回忆蔡元培和草创的光复会》一文可知,起草的光复会章程类似间谍传递情报的方法:"用氯化钴液誊在六行二十格的老式文格上。章程在行间,格内另有墨笔抄写一篇古文。氯化钴写时带红色,烘干即无色,喷水受潮,又现淡红色。"暗杀成员之间通讯多用暗语,成员各有代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