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大金刚(2)

创业在微软:微软亚洲工程院成长启示 作者:许凤婷


但是,当这些性格各异的“书生”齐聚工程院,却像发生了化学反应,不断碰撞出激情的火花。事隔多年,他们当中有的人已经离开了工程院,但当谈起在工程院“创业”的日子,他们的眼中仍然闪耀着光芒……

林斌对他和微软中国结缘的日子记得很清楚:2000年6月24日,他从微软总部回到北京加入微软中国研究院——如此说来,他当年也是被创办研究院的李开复等人“贩卖”回国的。难怪在创建工程院时,他熟门熟路地担当起“人贩子”的角色,从总部招募到不少能人。

2003年,林斌在研究院担任技术转化组的领头人。在成立工程院的想法被提出之后,他当即向张亚勤提交了一份方案,提议在工程院建立与总部一致的开发、测试、项目管理“三足鼎立”的团队架构,并从技术转化组“将技术转化为产品”的模式转变为“真正的软件产品开发”的模式。工程院成立后,林斌在微软总部的华人员工论坛中发布了招募启示,向总部的华人工程师抛出了第一个“绣球”。

2003年年底,在总部工作的一名华人测试工程师陈天看到了这则热情洋溢的启示,颇感兴趣,于是在圣诞节期间向林斌发了一封邮件询问具体事宜。然而,这封邮件却如石沉大海,迟迟没有得到林斌的回复。就在陈天差不多要放弃回国工作的念头时,他终于收到了林斌的邮件。很快,陈天见到了工程院派出的代表。来人并非林斌,而是幺宝刚。

这时,陈天才知道,高度近视的林斌由于高强度的工作,竟然出现双目流血的情况,住进了医院。他这一病,差点让工程院错失了一名优秀的人才。幸而林斌在病刚有起色时就挣扎着开始工作,所以才及时看到了陈天的邮件。后来,陈天成为工程院招募到的第一名测试开发经理。

林斌在2006年离开了微软,成为谷歌(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工程院总监、副院长。

张益肇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老人”。张宏江对第一次与张益肇见面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1999年年初,在张宏江已经答应加盟研究院但尚未回国之时,就受李开复之托,“面试”一位“电信系统的自然语言界面研究领域的先驱”,这个人就是张益肇。

在见面之前,张宏江就了解到:张益肇是麻省理工学院的高材生,曾在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开发出了新的语音识别算法,在通用电气研发中心开展了模式识别方面的研究,并在国际着名的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多篇论文,拥有多项专利。

在旧金山的一家餐厅见面之后,张益肇考虑问题的细致入微给张宏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问了我许多问题,从微软的股价,到北京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我随口向他推荐了北京的一堆景点,其实这些地方我从来没去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