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筑巢引凤(3)

创业在微软:微软亚洲工程院成长启示 作者:许凤婷


“马可·波罗”们选择到工程院待几个月,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对中国的好奇。他们更希望在工程院这个新创立的机构中,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而且,对于这些久在安逸生活之中而内心并不安分的工程师们来说,在工程院带领一个新的团队、开展一个新的项目,也让他们找回了应对挑战的激情和快感。

通过“马可·波罗”计划,工程院从国外引进了许多优秀的工程人才。这一过程,后来被人力资源负责人称为实现了“在高速公路上换轮胎”。

带着Exchange项目来到工程院的姚国材就是“马可·波罗”计划的众多先行者之一——通过从总部带着项目来到工程院,同时把流程和经验带过来。“马可·波罗”们在帮助产品部门完成项目开发的同时,也帮工程院培养了年轻人。

“来而不往非礼也”是中国人的传统。在把“马可·波罗”们请到中国传道授业的同时,工程院也把一批批有潜力的年轻员工送到总部的团队中工作,期限为3~6个月,希望通过与总部团队一起做项目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微软的软件开发流程与方法。在总部,他们还可以和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一起工作,不断开阔视野,更深入地了解美国同事的工作习惯和团队文化。最初,工程院送到美国工作的人员规模比较小,到后来,这种做法也被微软中国的其他部门采用,并且也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丝绸之路”。

为了让中国员工尽可能快、尽可能多地了解微软的文化,微软还为“丝绸之路”计划制定了许多具体的做法。例如:为参与者设定具体目标,规定他们每天必须要结识5位总部的同事;每位员工在总部工作期间都要找到一位“导师”,这位“导师”必须为中国员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提供指导和帮助;每位“丝绸之路”的“使者”回国之后,都要与他(她)所在的团队成员交流和分享自己在美国的收获,以便让更多的中国员工了解微软的文化。

“丝绸之路”计划为参与者、团队和微软都带来了益处:对个人而言,他们的职业技能得到了提升;对团队而言,提高了中美开发团队之间日常沟通的效率,促进了开发团队的成长;对微软而言,可以进一步实现全球开发而非美国研发。

张宏江意识到:原来在研究院做技术研究时,他对于如何做产品还缺乏深入的了解;现在到了工程院,要开发面向全球的软件产品,他在工程方面要补的知识还有很多。

为了加速从“手工作坊”到“软件工厂”的转变,工程院在2006年前后引进了微软总部的“卓越软件工程”(Engineering Excellence)项目。这是一项针对较为资深的员工的发展计划,目的是通过员工培训、整合商业及工作流程、优化产品开发工具等手段,不断完善微软产品的品质,提升软件工程师们的工作效率及其工程实践能力。

此外,工程院还针对新近加入的毕业生,推出了“未来之星”人才培养项目,通过选取有潜力的年轻员工参与培训来培养他们的领导力和技术专长,尽最大努力加速他们的成长。

工程院为了找到有潜力的、合适的人才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又为培养这些人才费尽心思,针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才设置了各式各样的发展计划。微软公司常说:不是为完成一份工作而招人,而是为了公司招人;招来的人不仅是让他为公司工作,公司还要为他的发展负责。而张宏江他们则更进一步:不仅是为了完成项目而招来一批人,而是为了微软中国招人,还要为推动业界的进步负责。张宏江后来总结道:“我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在工程院里培养了一批人,虽然(我)知道其中有不少人最终会离开工程院,甚至离开微软,但只要他们还在国内业界,我就欣慰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