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编辑的话

三种文化:21世纪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 作者:(美)杰罗姆·凯根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解天之文,则时变可 知也;解人之文,则化成可为也。”对“人文”的关注和反思,无论中外和古今,是人 类文明史上“永恒”的话题。然而20世纪以来,人类往往因掌握了引领时代发展 的科学技术而沾沾自喜,物质生活日趋丰富的同时,精神活动空间却日趋褊狭。 反映在学科教育上,即教育趋向职业化、工具化,无法传递人文关怀、人性之美。 耶鲁大学教授安东尼·科隆曼(AnthonyT.Kronman)认为,人文教育的本质就 是通过阅读伟大的文学和哲学作品而去“探究生命的意义”。今天,我们重提人 文学科,再次发掘人文学科的魅力和价值,目的也就在于为久浸于科技文明喧嚣 的读者,营造一方“解人文,思自我,通古今,知天下”的精神家园。

当今的人文学科,超出了传统意义上文史哲的范畴,涵盖了艺术学、教育学、 语言学、社会学、考古学等各个专业。学者对人文学科旨趣、致思方向和思维方 式的探讨,使得人文科学的知识体系更加宏大,研究对象愈发复杂,研究方法日 趋多样。近年来人文科学的发展,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方便读者便 捷、有效地了解古今中外杰出的研究成果,我们遴选了20世纪以来人文研究领 域中兼具学术性和普及性的经典著作,汇集为“格致人文读本”,其内容涵盖了人 文及社会科学理论的探讨和各领域的具体研究,且每一种都有相对独立的研究范围和专业性,但又不同于普通的专业教科书,兼具可读性和学术性。

“心理东西本自同,文明新旧总相宜。”我们希望以这套丛书的出版为契机,为广大高等院校师生和爱好中西文化的社会大众,提供开拓视野的路径、思考与 批判的平台、点染启迪心灵的气韵,进而在整个社会,尤其在高校中培育深厚的 人文精神滋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