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三军将士显神威(12)

大后方:抗战八年流亡曲 作者:正一


为什么?就因为徐焕升的背后,有着广大人民的支持,包括他妻子的支持。——在远征日本前夕,徐焕升曾收到他妻子的一封信——

升哥:

自你离我去后,我的心情很是镇定,我很高兴,毫无半点哀愁,因为我自信知道你一定是得胜归来的。也因了这个缘故,我也未去想到一些令人悲哀的事。我盼你早去早归,我这里天天为你祷求,祝你胜利,也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胜利。最后我还要告诉你,请你安心和鬼子去血战,家中之事,我自会料理。我是你的妻,一切当然使你满意。信任我,我爱你终究如一的,无异一直到我死。你临别时信上叮嘱我的几句话,我都紧记着,我更给你一个安心的答复:不论生死存亡,你的妻终是按照你的意思,你应当满意的去工作。胜利归来,这就是我最大的希望!

祝你成功,平安!

妻氏谨上 五月十二日

通过这封信,我们不难感受到中国空军将士们的眷属的高贵心灵。与美惠子写给高桥宪一的那封信完全不同,在这封信中,没有凄凉、没有孤独,她们之挚爱丈夫,是同她们对祖国的挚爱融合在一起的。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她们无私无畏,不惜牺牲!

我母亲6月间带着小娘舅和我二弟返回上海一事,跟我父亲的南洋来信有关。

那时,父亲刚从槟榔屿转移到新加坡,进入中华书局工作。来信说,他在中华书局担任会计,生活和工作都很安定,估计一两年间不会离开。但是,要把家眷接到南洋一起生活却很困难。所以,母亲和我等的下一步究竟怎么走,是在武汉待下去呢,还是回上海呢?请母亲自己斟酌,并听取姑妈、姑丈的意见。

不消说,姑妈、姑丈是主张继续在武汉待下去的,但母亲反复考虑,决定返回上海,一则因为待下去将使仁寿里的经济负担过重,再则还得对她的小兄弟我小娘舅负责,而远在故乡的舅婆、大娘舅夫妇和二姨妈,都不希望小娘舅继续逃难,而希望他回去了。

于是,母亲和小娘舅及二弟走了,但我留下了。

这是母亲参考了姑妈、姑丈的主张后的决定,因为留在姑妈他们身边的话,无论是否还要逃难,也无论逃到哪里,读书总归有保障的,而要是回到日本人占领的故乡,能否有书可读,将会读什么样的书,就都很难讲了。当时在日占区的学校,都已经开始教日文了,这对我是绝不接受的,我不会回去看那些东洋人的脸,听他们的东洋话的。

小娘舅辍学离去后,我照常每天到宁波旅汉小学上学,只是稍觉孤单。不过,没等到参加期终考试,我也得告别武汉了。——抗战初期的武汉,只是我八年逃难岁月中的第一站,却难以忘怀。

之所以难以忘怀,首先因为她是抗战初期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除去前面叙述过的,在文化方面,当时的一条“交通路”,可以作证。交通路与宽阔的中山路大道成“丁”字形,当然狭仄多了,但青石板的路面非常整洁。每天凌晨,报童们分派到了报纸,就从这里出发,以标准的湖北口音边奔跑边叫卖:

“看报咧看报咧!要看刚刚印出的《武汉日报》、《中央日报》、《新华日报》、《扫荡报》咧……”响成一片,从交通路扩散四面八方,为广大市民提供最新消息。到了下午,则还有《武汉晚报》叫卖。

看报是抗战之初,我在故乡就养成了的习惯。而姑丈家里又订有“武汉”和“中央”各一份,所以我可以每天看报,对时事形势还是相当了解的,当然要是报纸说了假话,我也自然被骗了。

汉口交通路作为一条文化街,书店林立,尤其是三家著名的进步书店——“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生活出版社”形成比邻,吸引着大量读者。这里是小学生的我,有了第一次逛书店的体验。我领略伫立在书架前,随意看书的新鲜滋味,并且买了五本书,就是在三开间门面的生活书店。(后来,皖南事变发生,重庆、桂林等地的这三家书店被封。再后来,抗战胜利,就合并而成为“三联书店”了。)

我买的五本书中有《抗战将领印象记》,此书帮助我知道了周恩来、叶挺、方振武等将领的生平和若干事迹。

群众性的歌咏运动,是武汉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又一特色。而抗战歌曲,在抗战时期的精神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抗战歌曲反映了我国反侵略战争的伟大现实,激励军心民心,促进民族团结,讴歌全民族勇敢担当抗日救亡的历史使命。尽管抗战歌曲有各种不同的曲调和风格,但共同的主旋律是抗战到底,是打回老家去,打倒万恶的侵略者日本帝国主义。这就是音乐家们谱写的时代最强音。

前面曾经提到,我在武汉学会的抗战歌曲全是新歌,而最新的一首《保卫武汉》,则是辍学之前的最后一首,但这首歌已经背不全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