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学习需要智慧(1)

优等生必备的学习法则 作者:徐志刚


绪论

学习需要智慧

没有1%,99%都是白费

从前有个国王,一只眼睛是瞎的,一条腿是瘸的。有一天,他召来三个画家,要他们给自己画像。规则是:"画得好,有重赏;画不好,要杀头!"

第一个画家勤恳而诚实,如实地再现了国王的原貌:画中的国王依然是瞎一眼,瘸一腿。国王一看,气得哇哇直叫,把这个画家给杀了。第二个画家很聪明,一看势头不对,马上就动起了脑筋,于是画中的国王好手好脚,很美,着实是绝版美男子一个。但国王一看,气得更厉害了!为啥呢?因为他感觉这个画家有意在嘲讽他,于是第二个画家也被杀了。第三个画家见前面两个同行都被杀了,急得直冒汗。但他是个有智慧的人啊,于是……结果他的画让国王非常满意,不但没有杀他,还重赏了他。

这个画家到底是如何画的呢?原来,他把国王画成在山上打猎的姿势:瞎眼闭着,那只好眼在瞄准,此外整个人呈跪射姿势,瘸腿跪在地上,好腿踏在前面。这种画法扬长避短,既符合实际,又把国王的缺点巧妙地掩盖了起来,国王不开心也不行。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前两个画家都没有找准国王的心态,没有选一个好的角度,所以吃了亏。而第三个画家却在前面两个可怜虫的基础上,聪明地转换了一个角度,结果获得了成功。所以,第三个画家的成功首先不是画技,而在于他的智慧,在于他的灵感。

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成功公式。我们很重视汗水,因为它占了99%,但如果没有1%,那99%就会是白费。

同学们在解决疑难问题时,也要善于转换角度。在我们思维的过程中,如果无法从正面突破时,是否考虑过侧面迂回或背后包抄呢?所以,如果别人夸你"勤奋",不见得就是褒义,要想拥抱胜利女神仅靠吃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智慧和灵感。

什么是"有智慧"

聪明不等于智慧

我喜欢举这样一个例子,来区分聪明与智慧两者之间的差别。

现在的医疗费用很高,假设有钱人可以住一等病房,经济一般的住二等病房,钱很少的住三等病房。请问,你将来打算住几等病房。不少人都会回答说:"我将来要努力赚钱,争取住一等病房。"可另一种回答是:"我为什么要住病房呢?我要锻炼身体,争取将来不住病房!"前者也许是聪明的,但只有后者才可以称之为"有智慧"的人。

有学问不等于有智慧

东汉有个叫胡广的官员,他的记忆力极强,知识渊博,熟悉所有的典章,也很会办事。当时有"万事不理问伯始"之说,也就是说只要有不懂的问题,他保证马上会给出答案来,真可谓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无所不精,无一不通。但是他缺乏创造性,不能解决新问题,终其一生没有贡献。在英国,有个叫亚克敦的人,知道的历史知识十分丰富,以至于许多历史学家所写的著作中有丝毫不符合史实的地方,他都能指出来,但人们并不认为他是一位真正的历史学家,因为他没有自己的思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