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观念篇(15)

优等生必备的学习法则 作者:徐志刚


3.近期目标(日常学习计划)

侯晶晶在自学期间,每天都要完成规定的任务,比如每天要学习多少英语语法,练多长时间的英语听力,如果完不成她决不会休息。在硕士入学之前,导师测试了她的英语口语和听力,比一般在校生要强许多,发音准确,吐字清晰(一般自学英语者,口语和听力都有些不如意,但是她显然是个特例),原因就在于她每天的练习目标都按计划完成。

这样看来,目标制订可以分为三类。

(1) 远期目标:今后从事的理想职业,如:律师、医生、科学家、教师、工人、商人等。

(2) 中期目标:三年后要考入的学校,如初中毕业是要考上的高中,高中毕业要考上的大学。

(3) 近期目标:每一个月或每一天的时间安排。

阶梯式学习的创始人程鸿勋教授说:"没有近期目标,人不会勤快;没有中期目标,人不会精神;没有长期目标,人没有气势。"所以,我们在制订目标的时候,近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这三者都要考虑。

目标制订三要求

1. 目标要明确

美国有个叫约翰·歌德(Johann Goethe)的人,20岁以前几乎一无是处,25岁时有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美国成功学院的一个关于精神、信念和目标的讲座。听完讲座,他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从那时起,便按照学到的方法,为自己设定了123个很明确的目标。这些目标中,最大的是成为亿万富翁登上月球,最小的包括交友、收入、住所甚至一些生活琐事。30年过去了,他的123个目标实现了105个,其中包括成为亿万富翁。

你有很多的目标,没关系,关键是要知道都有哪些,把它写出来,一个个完成,完成一个,划掉一个。

2. 目标要远大

有一位哲学家到了一个建筑工地,分别问三个正在砌墙的工人:"你在干什么?"

第一个工人头也不抬地说:"我在砌砖。"

第二个工人抬抬头说:"我正在砌一堵墙。"

第三个工人热情洋溢、满怀憧憬地说:"我在建一座教堂!"

听完回答,哲学家马上就判断出了这三个人的未来:第一个人心中只有砖,可以肯定,他一辈子能把砖砌好,这就很不错了;第二个人眼中有墙,心中有墙,好好干或许能当上一位工长、技术员;唯有第三位,必有大出息,因为他有远见,目标远大。

三个建筑工人的不同目标

3. 我的目标我做主

有一个工厂,几个车间的效益都不好,老板想了一个办法,多劳多得。但一段时间之后,效果还是不理想。这天老板来到车间,看到A、B两个车间门口的黑板上都写着"本周目标:完成6台机器生产",老板灵机一动,偷偷地把其中A车间的"6"改为"7",结果,第二天,B车间的目标也改为了"7",因为B车间以为A车间偷偷地提高了目标。常言说"人活一口气",于是这两个车间开始了竞争,一个不服一个,你是"7"我就是"8",你是"8",我就是"9"。老板很有智慧,因为后来的这些目标都是工人自己制订的,内在的动力要大于外部的力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