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方法篇(3)

优等生必备的学习法则 作者:徐志刚


● 基础既无聊又困难,学习无聊的事情已违反了第一原则,所以不懂

的地方就跳过去,朝着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前进。

● 学习数学时,原则上先解决眼前的问题,接下来也不是回头往后看,

而是向前进。

● 读文章的时候,即使遇到不懂之处也不要被困住,而是要整篇通读。

这是野口悠纪雄从经验中学到的方法,恰好和重视累积基础的学习方法反其道而行,我们有时候是可以尝试一下的。

第三原则:八成原则

解答试题时,不要一直耗在一个题目上,有了大概的答案后,就马上做另外一题,最后如果还有剩余时间,再回头去看。我想大家都是这么做的吧。

对于一般的读书学习而言,也可采用同样道理,就是先学到八成为止,等到这八成学会了,就往前学其他部分。一般来说,剩下的两成通常很难,在此所投注的努力和得到的成果常会不成比例。

(资料来源:野口悠纪雄. 超学习法[M]. 陈系美,王燕萍译.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8,17-29.)

在这里,为了避免大家误解,有必要作以下的说明。

第一,这不是叫大家半途而废,或是随便乱读也无所谓,如果事情只做到一半,就改做别的事而中断了,这样效率就会下降。所以不间断地做到八成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要做到哪里才算八成呢?在考试的时候,就是指做验算和使用速解法的部分要占两成;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八成的分量很不容易判断。知道"什么是八成",其实是最重要的事。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能把握整体。所以"超"学习法的第二原则若就此意义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在使用日常语言的时候,并未十分精通这些语言的基础,而且有很多语汇是我们不太清楚意思,却知道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的。例如"茅塞顿开"的"茅塞"、"临时抱佛脚"的"抱佛脚"等用语,一般人并不是很了解其确切含义,却都熟悉该如何运用这些说法。这是因为即使不了解"基础",也一样能使用知识。

其实,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掌握所有的知识。一位同学问老师:"老师,您要求我们节约时间,节省时间,请问什么是时间?"这肯定会把老师问倒的。因为西方的一位大哲学家奥古斯丁(Augustinus)就曾经说过:"你不问我什么是时间,我知道什么是时间,你一问我什么是时间,我却不知道什么是时间了。"因此你不要期望能够穷尽一切知识。

目前,书店或者图书馆里有很多关于学习方法方面的书籍,我们不需要一一阅读,只需要抓住几个关键点就可以了。我总结了学习方法使用方面的四个法则:高效的记忆、快速的阅读、最佳的方式、轻松的考试。如果你能认真阅读,并进行必要的练习,你是一定可以改善和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