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齐物论(4)

乘物游心《庄子》 作者:李道湘


 

【原文】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①?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②,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③,厉与西施④,恢恑憰怪⑤,道通为一⑥。

其分也,成也⑦;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⑧。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⑨。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芧⑩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注释】

① 恶乎然:何以这样,为什么这样。

② 固:本然,本来。物固有所然:万物各有它的本来面貌。

③ 莛(tíng):草茎。楹(yíng):厅堂前面的柱子。莛楹在这里分别代表物的大小。

④ 厉:通病,古代的丑女人。西施:泛指古代的美女。

⑤ 恢恑憰怪:千奇百怪的异状。恢:同诙,诙诞,荒诞。恑(guǐ):通诡,狡猾,一说变异。憰(jué):通谲,欺诈。怪:奇异,怪异。

⑥ 道通为一:以道的角度来看都是一样的。

⑦ 分:分离,分散。成:组成,组合,成器。

⑧ 为是:因此。不用:指不用成毁的观点看问题。诸:之于。庸:常。寓:托付,寄托。寓诸庸:托付于循环往复的变化。

⑨ 得:自得,满意。

⑩ 狙(jū):猕猴。狙公:养猴人。赋:颂,给。芧:橡子。

   和:调和。休:休息,引申为无为。天钧:自然调和,自然均衡的道理。 

【译文】

用手指来说明手指不是手指,不如用非手指来说明手指不是手指;用白马来说明白马不是马,不如用非白马来说明白马不是马。从道通为一、万物浑然一体的道理来看,其实天地之大就是一指,万物千差万别不过就是一马。

肯定自有肯定的道理,否定自有否定的道理。道路是人走出来的,事物的名称是人叫出来的,怎样才算是?是就是是;怎样算是不是?不是就是不是。万物原来就有它的原因,万物都有适可的道理,没有什么事物是不是的,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可肯定的。所以就举草茎和大柱子、丑厉和西施,以及世上奇奇怪怪的一切事物,从道的观点来看,都是可通为一的。

万物总有所分,必有所成,有所成必有所毁。所以一切事物没有成与毁的分别,还是可以贯通为一体的。只有这样,通达的人才会懂得万物浑然相通的道理。因此,他们不用固执常人的成见,而寄托于循环往复的观点看问题,按循环往复的变化行事,就是无用之用,就无所不通,无所不通,就无所不得。达到满意而有所得也就差不多了。因任自然吧,把万物看成贯通为一而不去了解它的所以然,这就叫做道。

辩者们竭尽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追求万物齐一,却不知道它本来就是相同的,这就是所谓的“朝三”。什么叫“朝三”呢?有一个养猕猴的老人,在分给猕猴橡子时说:“早晨三升,晚上四升。”所有的猴子听了,都非常愤怒。老人又说:“那么就早晨四升而晚上三升吧。”所有的猴子都高兴起来。其实名和实都没有什么改变,然而却使猴子喜怒不同,这就是顺应猴子主观的心理作用罢了。所以,圣人不执著于是非的争论,而依顺自然均衡之理,这就是物我并行,各得其所。

【品评】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于毁,复通为一。

庄子认为,人之生,气之聚,聚则为生,散则为灭。世界万物的生毁成亡即是气之聚散。从道的观点看,生死循环是没有区别的。庄子对世界万物的发生、发展、消亡的规律的认识是深刻的。但这一道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看得透,看得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