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节:入乡随俗(2)

亲爱的,我们可以不吵架 作者:(美)诺曼·怀特


弗雷德就像是有个神秘的记事本一样,上面列举了各种各样的事物。对他来说,万事万物都丝毫不变,这种极端让人无法忍受。我有时候是有一些不够实际,但是弗雷德是如此“现实”,就连他看待自己的方式也是那么实际!我喜欢寻思事物之间的可能性,也喜欢进行推测,但是他却根本看不到这二者的价值。

由于回答问题的方式不符合他的要求,我们曾多次争吵。他有时会问:“你什么时候回家?”我告诉他:“大概五点左右。”这样的答案弗雷德根本就不满意,他需要知道确切的时间。如果买了东西只告诉他花了大约四十元是远远不够的,他一定要精确到分!

从几年前开始,弗雷德就再也没问过我路,不管是去哪儿,哪怕就是在某栋楼里,他都从来不问我,因为他需要一个十分详细的、一步一步的地图。我只需要大致的指引就能找到目的地,比如,“经过几个街区后,你会看到第十七大道的牌子,然后路的左边会有一所学校,往前再走一会儿,你就往右拐,那儿有个商店。呃,让我想想,然后再往前走过两三个街区就到了。你不会迷路的”。但是这样的指示对于弗雷德来说就是噩梦,他认为根本不够精确。

我对未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而不太关注现在发生的事情,我觉得明天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惊奇等着我。然而,弗雷德却异常关注今天发生的事情,想确切知道是不是每件事情都在正常运转。嗯,我宁愿关心各种可能性。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们打算买共用的东西,弗雷德总是会飞快地从他的记事本上找到信息,然后遵照指示来购买,他喜欢按照既定的规范做事。我的一个朋友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弗雷德,最先浮现在脑海里的词就是:可预知的。可以说,我完全知道弗雷德的生物钟,我能告诉你他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吃午餐。即使去上班或去健身房有很多条路可选,他都会走同一条路。

此时,你应该能想象我们的沟通会是什么样子吧?面对同样的事情,我和朋友们不会有分歧或问题。但是,只要弗雷德在场,我就知道我们谈论的焦点是什么——一定是他不停地确认各种信息。

弗雷德如是说:

有人曾问我雪莉到底哪里吸引我,我的回答是:新鲜感!我的生活相当乏味,她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但是结婚以后,这种感觉很快就消失了。她的思维和行为非常发散,总是同时关注太多的事情,并且无时无刻不在探索事物之间的各种可能性。

就拿一次旅行来说,我觉得没有到达目的地,旅行就不算是开始。但是对于雪莉来说,好像从提及这件事情开始,旅行就开始了。她非常着迷于不确定感,当她在描述我们要做什么或打算去哪儿时,她的意见五花八门,这让我不得不怀疑我们是不是在一起旅行。我想,她的字典里没有“确切”这个词语,每次我找东西时,她总是回答:“就在那边。”对此,我常常一筹莫展。

每次提问,我只是想要一个简单、清楚、确切的答案,而不是一百种可能性。可是,她总是给我很多信息,并且非常杂乱,这简直就是要我的命!

雪莉说我吹毛求疵,但是我觉得她在夸大事实。这么多年来,让我最抓狂的一件事就是她和朋友们聊天。每次聊天的时候,她们总是在一句话还没说完时就跳到了另一句话,然后一直这样不停地跳跃。奇怪的是她们竟然能相互理解!我曾经尝试过跟她们一样,但是真的做不到,这样的交流方式完全超出了我的能力!值得庆幸的是,我学会了这样跟她说:“雪莉,我想知道你到底要说什么。如果你能精简一点,说完一件事再说另一件事,这样我会更清楚,也能更好地跟上你的思维。”至少,这样的方式能保证我们之间的沟通。

我还发现雪莉可以做到身心不合一。一起看电影时,我总是沉浸在电影当中。进入电影世界的我偶尔会跟她讨论一些相关的问题,而很不巧的是,我却发现她根本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