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节:你想说什么?(5)

亲爱的,我们可以不吵架 作者:(美)诺曼·怀特


不知道你现在感觉如何?看上去今天你走得比平常都慢,似乎没什么精神,声音也比较低沉。是感冒了吗?

当你确切知道自己想要说什么,并且直接表达出来时,一定要注意避免沟通陷阱!如果没有组织好你的语言,就有可能导致信息不完全。这就是个陷阱,因为你会让听者形成错误的印象。《信息》(Messages)一书的作者就给大家讲述了合理组织语言和完整表达的重要性。

完整的信息表达包括四个方面:所见、所想、所感、所需。亲密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完整的信息表达。除非你跟别人分享所有的经历,否则你最亲密的朋友、你的爱人、你的家人都不可能真的理解你。这就意味着你既不能遗漏某些信息,也不能掩盖自己的情绪,还不能压抑自己的需要。因此,在沟通时,你应该对看到的情况给出精确的反馈,清楚地表明你的偏好和结论,分享该事物带给你的感受,倘若你有所需要或者看到了一些改变的可能性,也应该直接提出要求或建议。

如果常常遗漏信息,这种情况称之为信息不完整。信息不完整会导致混乱和误解,他人会觉察到缺少了某些信息,但是却并不知道缺少什么。因此,当他们听到你在信息不完整情况下根据情绪或期望所作的判断时,就自动关闭了信息接收通道,拒绝听你表达愤怒,因为你并没有讲清楚遭受的挫折或伤害,他们也对你提出的要求感到不舒服,因为你没有告诉他们提出要求的原因。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你都一股脑儿说出了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所需,而此时沟通仍然会比较顺畅。你也并不一定要和所有的人都分享全部的信息。经常,当我们和朋友聊天时,一些谈话可能仅仅只是分享信息而已,但是如果我们遗漏了重要信息的话,那我们的沟通还是会出现信息不完整的情况。

问题:当你和他人分享的时候,你是否会分享一些事实,这些事实来源于你阅读的书籍、听到的他人述说或自己的观察?

你是否辨析清楚了自己的结论?

在表达自己的需要时,是否把它作为请求而不是命令?

你给出了完整的信息还是部分信息?

你可能会说,沟通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你说得对,也不对!一开始的时候,如果这些沟通的原则你还不能滚瓜烂熟,就会觉得沟通很困难。但是,当沟通原则成为你的内在风格后,你会发现沟通变得越来越容易。

非言语沟通

到此为止,我已经介绍了如何在适当的时间清晰地进行表达。现在,我想跟大家讲讲另外一种语言要素——辅助语言。和爱人沟通时,你不可能仅仅依靠语言来作出判断,沟通中的一些非语言成分也是很重要的依据。这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对方真实含义的非语言成分既包括音高(声音的升高或降低),也包括声音的共鸣。

我跟从一个优秀的年轻老师学吹喇叭已经有四年了,他跟我强调声音的共鸣,并一直教我“如何使声音变得更浑厚,就像钟声那样声音和回音产生共鸣”。偶尔,我能体会到这种感觉,觉得真的很棒。在语音学中,共鸣指的是声音的丰厚与否,声音可以是高昂而单薄的,也可以是低沉而浑厚的。经过练习,你既可以学会控制音高也可以控制声音的共鸣。

辅助语言还包括你的发音方式,也就是你怎样发出字词的音节。在谈话过程中,你可能非常轻松地忽略掉一些字的发音,或者你也可以说得非常清楚,一个字一个字地蹦出来,就像子弹从枪膛里出来一样。

此外,说话的节奏感和语速也是辅助语言的一部分,它们反映了你说话时的态度和情绪。你可以回想一下某个人说话很快时的感觉,他跟你说了些什么。常常,说话很快可能是因为他很兴奋。这样的人可能非常具有煽动性,但是如果他的语速太快,我们又会觉得有点不舒服。在比较常规的谈话过程中,语速过快可能是不安全的表现。另外,如果某人语速很慢,似乎每句话都经过深思熟虑后才 表达出来,那么可能他对目前谈论的话题漠不关心,或者这也可能反映了他的文化背景及教养情况。一般来讲,在乡村长大的人比在大城市长大的人语速要慢一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