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抉择(2)

歃血3:射天狼 作者:墨武


狄青犹豫片刻,不想违背赵祯的吩咐,终于坐了下来。

众人见了,心中都想,“传言中,圣上对狄青如兄弟般,今日一见,果然不假。要知道就算两府中人到了宫中,有些人都没有赐座的礼遇。”

曹皇后愁容不展,望着狄青道:“狄将军,舍弟的事情,想必你也知道些。当初高平寨外,你算是最后见到他的人。自那天后,舍弟只传过一次消息回来。那时候他已过横山,到了夏境内。自此以后,他就再没有消息传回来。他带了几十个侍卫,也没有一人回转,我只怕他有事了,这才找你过来问问。”

狄青吃惊道:“我和国舅自从高平寨一别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了。他带着几十个侍卫,就算遇到夏军,也不应该没有一人回转呀。”见曹皇后忧心忡忡,狄青安慰道:“说不定……国舅自有打算,皇后不必太过忧心。”

曹皇后眼中盈泪,悲伤道:“都已过去两年了,还是音信全无,只怕……我就怕他已出事,那帮侍卫怕担责,这才不敢回转告诉我们。舍弟素来命苦,难道说……他真的……”本想说难道曹佾死也不能再见家人一面,甚至尸骨都不能回乡?蓦地悲恸上涌,伏案啜泣起来。

赵祯忙起身到了曹皇后身边,轻拍曹皇后的背心,安慰道:“皇后莫要哭了,如今都是猜测,国舅不见得有事了。”

狄青见曹皇后抽泣不止,很是伤心,说道:“皇后,臣在边陲时,手下有一部消息很是灵通。若臣回转边陲,定会让他们全力查寻国舅的下落,给皇后个交代!”

赵祯闻言,忙道:“是呀,狄青建议不错。”突然想起了什么,道:“不过嘛……狄青,你把谁能做事告诉兵部就好,朕会下旨,让兵部处理此事就好。”

狄青心头一沉,赵祯这么讲,莫非就是不想让他狄青再回西北吗?可他依旧神色不变,说道:“臣出宫后,马上去办。”

曹皇后抬起头来,双眸泪痕未干,感激道:“多谢狄将军用心了。不过……你回转京城,是有要事吧?耽误你做事,我总是心有不安。”

狄青忍不住向赵祯望去,见赵祯正巧望来,沉声道:“臣奉旨回京,月余来一直请见圣上,随时准备再赴西北。不过这段日子圣上好像身子不适,一直没有见臣。还不知道圣上召臣回转,有何吩咐呢?”

赵祯干咳几声道:“狄青,你在西北,朕其实很挂念你。当初传言说你死在平远寨,朕几乎落泪……”说话间,神色满是感慨。

狄青见赵祯真情流露,回忆往事,感谢道:“烦劳圣上牵挂,臣愧不敢当。”

赵祯摆摆手道:“狄青,朕一直拿你当兄弟,可你好像对朕倒有些疏远了。朕当年派你到西北,累及你几乎送命,每念及于此,心中难安。不过这次好了,西夏求和,西北不会再有战事,狄青,朕希望你,以后就留在京城吧。”

狄青大急,想起八王爷所言,知道这时再请赴西北,肯定惹赵祯不悦。但他无法不说,起身施礼道:“圣上,臣认为,夏国元昊野心勃勃,此次议和,绝无诚心。想当年元昊之父德明也曾奉表求和,但还不是被元昊撕毁协议?西北边防绝不能松懈,误了进取夏国的大好机会。”

赵祯脸色倏然阴沉,冷冷道:“狄青,你可知道,我前几日方接到一封密信。你想知道内容是什么吗?”

狄青暗自心惊,摇头道:“臣不知。”

赵祯从袖中取出一封奏折,放在桌面上道:“前几日,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葛怀敏有密报,说手下曹英曾听有人在酒楼卖唱,大肆宣扬你的功劳,收买民心!”

狄青凛然,知道收买民心一事可大可小。听赵祯口气森然,更是不安。

赵祯又道:“其实早在去年,就有人密告说你桀骜不驯,私自募兵,以下犯上,对韩琦等朝廷重臣公然不敬。狄青,这些罪名,你让我如此处置?”

御花园内春风带寒,有乌云卷了天日,整个园子都暗了下来。

所有人见赵祯动怒,均是为狄青担忧。狄青昂起头来,只是说了五个字,“臣问心无愧!”

赵祯脸上怒意一闪,曹皇后见了,一旁忙岔开话题道:“圣上,听说最近广西侬智高亲来京城,求圣上出兵攻打交趾,不知圣上如何定夺的?”

曹皇后只想转移视线,不想赵祯仍不肯错开话题,冷冷道:“侬智高父子自恃地处偏远,以功自矜,当初不听朕的旨意,如今有难才想求朕,那已经晚了!”

狄青虽在西北,但也知道侬智高的事情。

侬智高为广源州人,是广西的蛮夷首领。宋初时,侬氏家族和宋廷交好,得宋廷支持,在广西颇有威信,数十年来,侬氏家族到了侬智高之父侬全福之时,已成广西豪强,势力颇雄。

侬全福当年对宋廷毕恭毕敬,但盘踞广西多年,又因广源州地产黄金,侬全福依仗地利,开发金矿,富强一时。侬全福势力益大,对宋廷慢慢骄奢起来,刘太后当权时,竟自封为“昭圣皇帝”。但宋朝先有契丹胁迫,后有李家父子为祸,一时间管不了侬家父子,任由侬家坐大,但宋廷和侬氏由此交恶。

宋廷虽无力出兵,但侬全福自封为王,惹怒了南方的交趾。

本来侬氏在广西,夹在大宋和交趾之间,一直对大宋和交趾双向称臣,进贡财物,可侬全福称王后,对宋、对交趾一样的傲慢。

交趾王恼怒,对侬全福兴兵,几年前擒住了侬全福。侬智高虽多方营救,但交趾王还是斩了侬全福。侬全福之子侬智高大怒,数次对交趾用兵,但少有作为,如今又向宋廷求助,只想借宋朝之兵以报父仇。

赵祯谈及此事时,明说侬智高,却是暗自警告狄青莫学侬智高自恃身在边陲,矜功自大!

狄青经多年霜雨,如何听不出赵祯的言下之意,一时间心中茫然失落。

赵祯见狄青不语,只以为他服软,心中暗喜,放缓了口气道:“狄青,其实朕是信你的。但只有朕信你,百官不信,朕也不好一意孤行。这次西夏遣使臣没藏讹庞来议和,看起来其意甚诚,宋夏交兵多年,百姓受苦厌倦,议和一事,本是顺应行事,你若喜欢的话,我可让你商谈议和谈一事了。”

狄青知道赵祯是给他台阶下,意思就是,把议和的功劳白送给狄青。可一想到如烟往事,想到郭遵、王珪、武英等人,一咬牙道:“圣上,臣仍不赞同和夏国议和。”

赵祯心中恼怒,一拍桌案,站起道:“狄青,你说什么?”

狄青心中无愧,并无畏惧,说道:“圣上,请容臣说完。”见赵祯面沉似水,也不表达心意,狄青道:“圣上,臣征战西北,也曾亲自刺杀元昊,见过元昊。元昊此人素有野心,一直以想要尽取关中,一统天下,绝不满足眼下的成果。眼下元昊求和,依臣之见,原因有三……”

赵祯冷冰冰道:“有哪三个原因呢?”

狄青留意到赵祯的不悦,还坚持道:“第一个原因就是元昊以退为进,眼下宋军西北众人已众志成城,难有可趁之机。他当然知道大宋更戍法弊端,是以等大宋这批将领离去后,再等机会出战。”狄青知道这么说,无疑是在质疑祖宗家法,但早已横心,又道:“第二个原因就是,连年征战,边陲榷场不开,宋军渐强,夏军已得不偿失,又不能打通关中一线,这才暂缓攻势,以议和来调整策略,只要时机一到,肯定就是他们之时。而第三个原因就是,臣已得到消息,契丹不知为何,和元昊交恶,已有移兵西进的架势,元昊只怕双向受敌,难以支撑,这才想要议和。圣上,对付元昊狼子野心,只有穷追猛打,全力剿灭一途,不能等其修养生息,再次壮大。臣已说服吐蕃赞普,他已应允出兵。就算契丹并不出兵,只要吐蕃对夏国用兵,我朝再出兵进攻,就算不能歼灭夏国,最少也能尽取横山一脉,横山蜿蜒千里,地势扼要,不亚于幽云十六州,只要能取横山,我朝进攻退守,西北可去祸患。”

见赵祯还是不语,狄青自荐道:“圣上,臣处嫌疑之地,但问心无愧,请命再战西北……”

赵祯脸色陡然一沉,喝道:“够了。狄青,如今百姓日苦,满朝文武同意议和,你竟敢抨击祖宗家法,独唱反调?难道真的认为文武百官,均不如你一个狄青?你说了解元昊此人,是不是就在讽刺朕和百官有眼无珠,不辨是非?”

狄青不想长篇言辞只为论战,赵祯竟听出反调,不由错愕,强自道:“圣上你听我解释……”

“不用多说了,退下!”赵祯声音中满是森然。

狄青还待再说,突见曹皇后向他使个眼色,又见赵祯怒气正冲,心中叹息,施礼道:“臣告退。”他转身出了御花园,心中满是惆怅,暗想赵祯不解边陲之苦,不知元昊之心,决意议和,那他狄青该如何是好?

赵祯见狄青离去,还是怒气不息,重重再拍桌案,恨恨道:“朕若不是念及和狄青的交情,今日只凭他辱祖宗家法一事,就要治他的罪过!”

曹皇后一旁站起,亲自为赵祯满了杯茶,低声道:“其实几年前,官家不就说过,祖宗家法也不尽然,更戍法弊端重重,这点官家早就知道的。官家曾有意变法,不就是要针对以前传下的缺点?狄青说出了圣上的心思,那很好呀,为何狄青谈及此事,官家这么大的反应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