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两份自述书(5)

重访:红色国际特工 作者:中央电视台《重访》栏目组


张晓宏(共产国际情报史研究者)

学校大概有这样一些课程,比方说我们现在说的政治课,就是要从思想上提高大家对这个工作的认识,还有一些专业性的课程,谍报人员必须学会的,比方说有发报、接收电报、爆破、化装,大概就这样的一些课程。

出于保密的需要,学校规定学员不得私自外出,不得和外界交流,甚至学员之间也不能随意交往。

张以谦(张逸仙之子)

他们的门都是关着的,我父亲告诉我,有一天有一个人叫门,杨奠坤把门打开,最后那个教官就是校长,就训他,说你为什么开门?不能开门,很危险的,你们这些人不能同任何人接触。教官是只知道他的领章,只知道他的样子,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的。

1934年冬天,在中苏边境的山林里,几个被厚厚棉衣裹住的人,在雪地里艰难地走着,他们就是完成培训回国的张逸仙一行。

张以谦(张逸仙之子)

通过满洲里很危险,叫日本人发现了那是必死无疑。

他们必须绕过日军的哨兵,穿越冰封的茫茫雪原。

张以谦(张逸仙之子)

他的脚冻坏了,在哈尔滨动手术把大拇指割掉了。他走路脚一歪一歪的。他的脚是掉到冰窟窿里冻烂了。

1935年初,天津租界的一座小楼里,住进了一个新房客,这是一个40岁左右的木材商人。没过几天,一个自称是大北广告公司业务员的人就找上了门,两个人在房间里一直聊到深夜。

●《重访》栏目主持人

这个木材商人,就是刚刚从苏联受训归来,代号“古斯达夫”的张逸仙,来找他的业务员,不是别人,正是他的战友,代号“瓦尔德尔”的杨奠坤。他们回国之后,受苏军总参情报部指派,要在天津成立一个情报组,开展针对日军的谍报活动。

为了掩人耳目,每个情报人员都必须有一个公开的身份,于是,木材商人张逸仙和广告业务员杨奠坤就出场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