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家所关心的这些问题,我们用麦可思的最新调查数据来解答:
表2-2-1职业与专业对口/不对口的薪资及各项就业指标比较(连载中本表为节选)
本科专业大类名称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元)工作与专业对口率(%)工作与专业相关与否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比较(元)离校时掌握的工作能力(%)工作能力满意度(%)平均求职
成本(元)每拿到一份工作邀请所需要的求职份数毕业前月收入期待值底线(元)雇主愿意提供的最高月收入(元)
法学79201047相关2121539013051113942248
无关1904509111921513322008
工学90220877相关223951908361015402374
无关207949909871414312193
……………………相关……………………………………
无关……………………………………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08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https://www.mycos.com.cn
从专业特点和就业环境上看,我们似乎可以从中找到一些规律:
专业与工作相关度较高的专业,如工学等学科,一方面专业性较强,毕业生掌握了更多的专业技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更具优势,同时较高的专业门槛也导致了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想要涉足这些领域的工作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本专业就业环境较好,提供了较多的专业岗位,使本专业的就业相对得到满足。
反之,那些与工作相关度不高的专业如哲学、法学等,一方面在对该专业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相对更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思维方式的训练,虽然没有过强的专业性,但毕业生综合能力可能更强,更容易适应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工作;另一方面本专业的就业环境不够理想,或者是就业面过窄(如哲学),或者是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状况太严重(如法学),迫使更多毕业生不得不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
因此,对于你个人而言,无论你毕业前攻读怎样的专业,都有你的前辈们为你提供了选择不相关工作的先例。所以尽管抛开"专业不对口"的顾虑,争取你心中真正理想的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