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中文学科:以文为主文理会通

清华学术精神 作者:徐葆耕


在我们面前摆着16本毕业论文。人们很难从论文的题目上分辨出他(她)们所属的系别。有一本是属于文学方面的,题目是:《拌和着生命的潮流——现实主义与陈敬容诗歌创作》。阅卷教授评语是:“文章能够广泛地征引有关文献资料,灵活运用文学理论知识,表现出作者扎实的基本功和广博的知识面,是一篇优秀的学士学位论文。”评分是92分,位居16篇论文中的第二位。居第一位(93分)的是一篇语言文字学方面的论文:《基于统计和结构特征信息的汉语文本自动文摘初探》,论文使用了相当艰深的计算语言学理论,只有计算语言学领域的专业人员才能作出恰当评价。另一篇关于汉语的论文——《网上对外汉语教学站点的开发研究》在理论上并不艰深,但作者熟练使用电脑设计出来的多媒体汉语教学样本引起了答辩教师的浓厚兴趣。

论文中有九本是属于新闻、编辑、出版方面的,其中有六本同科技、特别是计算机知识有密切关系:《精品与商品:文化艺术类CD-ROM的策划》关心的是当代文化生产中最先进的产品,在分析我国光盘生产不成功的原因时表现出了对目前国内外电子读物的生产营销有翔实、广泛的了解。论文中最令人感到兴味的是两篇关于互联网的文化问题研究:《对网络传播中传播心态的分析》、《互联网络讨论区的传播特点与问题分析》。前者非常独特地设计了在网上调查的提纲,并有213名网民接受了她的调查,从而使她的研究获得了坚实的基础,指导教授评价说:“作者以问卷调查和现象分析的方法,对清华园内特定的网络群体的传播心态,从自我、人际和群体三个层面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网络传播对网民的传播心态产生强大而中性的作用这样一个有意义的结论。”

在新闻出版方面的论文当中,有三篇是同经济密切相关:《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类图书出版传播评析》、《新闻媒介对经济政策的催化作用》、《〈世界经济报道〉(CCTV)中“世纪热点”选题定位浅析》,三篇论文都从传播的角度切入了当代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改革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没有一定的经济知识,要完成这些论文是不可想象的。这三篇论文在评阅时又邀请了本校经济方面的教授参加,三篇论文获得的分数分别是88、89、89。评语中大都有“论点准确”、“论据翔实”、“有独创性”之类的语句。

这就是清华大学中文系复建后首届毕业生提交的论文。这个班入学时全部是从理工科类考生中招收的,入学的平均分在全校24个系中排名第12,根据系里和校教务处共同制定的“以文为主,文理结合”的方针,要求学生打好三大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科学技术(含计算机)基础和外语基础。其中科技类课程包括数学、物理、物理实验、现代生物学导论以及计算机类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汉字信息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等。这两类课程以学分计约占全部学分的20%。“文理结合”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自发地倾向于与科技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作为人文社科方面的毕业论文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构成了清华中文系首届毕业论文的主要特色。

有所得必有所失。按中文系的培养规范要求,本届毕业生的文学知识不足,北大中文系的中国文学史课程216学时,而清华中文系只有128学时,除选定文学方向的同学文学课程达到73学分(北京大学中文系78学分)外,其余同学均在35~50学分之间,但由于他们的深造方向均在文学以外,这个缺陷不显突出。但是,全部学生中没有一个选古代文学方面的论题,这不能不是一个遗憾。今年春天修订教学计划时,我们已将科技与计算课程降到12%,同时增加了《中国文化名著导读》课和对文学名著阅读方面的要求。

本届毕业生在第三学年初自愿选定专业方向后普遍显出很高的学习积极性。据统计,每个学生拿的学分都超过了教学计划的要求,全班学习成绩平均为83.86分,外语全部通过六级。是校级“学风优良班”。学生毕业时,没有遇到分配上的困难。由于成绩优秀,全班74%(14名)被校内硕士点免试录取为研究生。

令我们多少感到有些意外的是,有8名学生分别被法律、经济所、哲学与社会学系和21世纪发展研究院免试录取。中文系的毕业生“流失”到了离中文甚远的学科中去,从中文系讲是个损失,但从另一个侧面讲,这些热门学科愿意接受中文系的学生,表明这些学生经过中文系本科阶段培养后具有较好的知识结构,而这对于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1994年清华拟办中文系本科时,正值世界范围的大学人文学科都不景气。好学生趋鹜于经济、科技、法律等热门学科,文史哲各系的入学水准逐年下降,我们的好邻居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老师也劝我们不要因袭传统的老路子,走走新路看。但新路在哪里?我们只能以自己的经验为出发点,这就是从1985年开始创办的“工学士+文学士”的“二学位”人才的培养经验,当时,这个二学位的办学模式已趋于成熟。由于这些学生既有较好的理工基础,又系统学习了文学、新闻、编辑、出版等方面的课程,很容易适应同科技有关的文化工作,很受社会欢迎。他们毕业时找工作的机会是1∶3,即一个毕业生面临三个工作选择,与某些中文学科毕业生择业时的窘迫状态很不相同。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传播行为,而且广泛存在于社会各行业间。中文系办本科,自然应“以文为主”,但安排一部分理工方面的基础课程和计算机知识,将会给古老的中文学科带来新的活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