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节:快速创新:你的生命(8)

创业时代 作者:(美)拉里·法雷尔


在硅谷及民族工业发展的快节奏中,霍恩是如何分清哪些公司是胜者,哪些是败者的呢?对此,我很好奇。我问她:“当所有的这些公司给你打电话时,我想你会努力选择有发展前景的公司作为顾客的。那么在电子商务公司,你主要是通过观看何种迹象,不预测未来的成功或失败呢?”

似乎霍恩一生都在考虑这个问题,她的回答很干脆、自信:“你可知道,通常不是技术,而是经营公司的人的管理有问题,首席执行官以自我为中心,或者雇佣的员工不能胜任,或者他们失去了与另一个公司合作的机会,而这个公司确实能把他们推向顶峰。这就是问题所在。你看那些拥有训练有素的管理团队的公司,首席执行官有过任职经历,他雇佣高级经理辅佐他,这样的公司很有可能成功。而相反地,如果是大学刚毕业的一帮年轻人或者是首次尝试创办公司的中级管理人员组成的公司极有可能失败。”

“你看一看那些公司,开创公司的人不再运营公司。他们处于战略或技术视角的位置,但是他们不再经营公司。所以我们要看一看:管理人员的质量如何?他们以前做过管理工作吗?他们有丰富的经验吗?他们的头脑清醒吗?他们有现实的期望吗?他们热衷于PR吗?他们是献身于PR还是仅想登上《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nal)的头版?”

“对经营企业没有经验的创业家可以雇佣有经验的人,这是很明智的做法,是远见、韧劲和创业精神的有力补充。但是如果你仅看到一帮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那么你最好深入一层地看一看了。”

“我们需要了解的另一个方面是谁支持他们?董事会里都是何许人?谁投资?因为这些日子里人人都有钱。不在于他们一定要有多少钱,而在于谁投的。我们与公司会面时,他们说,‘我们有大量投资者的赞助,’然后我们问,谁?如果他们说,‘目前我们还没有创业基金,’我们就问,‘那么你们什么时候能得到?你们正在同谁对话?’诸如此类的问题。”

“我还要给出另一条建议。不要看表面的东西,要看深层次的内在东西。他们没告诉你什么?这张纸上没有什么?缺的是什么?就像在雇佣人时,收到的证明书、介绍信。这些证明书必须客观,否则,就不能称之为证明书了。所以,如果你真想了解一个公司或一个人,你必须深入挖掘,而那正是我们要做的。”

人人知道电子商务公司发展变化很快,无情的创新使其要么生存,要么破产。但是有另一群公司,它们必须走在电子商务形成的“飓风”之前。当然,那就是展现在世人面前的非常专业、技术很高的PR公司。《美国今日》(USA Today)报道了电子商务的B2B行业,也就是霍恩集团所从事的行业,已成为“新闻稿之战”,其中“公司及媒体对交易的议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的确是这样。无论是连续不断的新产品的投产,还是正在签定的新战略联盟,PR服务必须每天每个方面,都走在电子商务行业浪潮的前面。事实上,似乎没有一个不依赖于PR的行业,此行业让旧经济下的世界所目睹的一切相形见绌。

以下是莎美娜·霍恩的独特故事:“最大的事情是我从父母那里得来的创业精神。我父母都是东德移民,父亲是被联合碳化物公司雇用的首批德国化学家之一。他是靠自己的能力起家的人。他有大约48项专利,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纤维和聚乙烯等。在48岁时,他还创立了一个风险资本企业。他实际上有三个不同的企业。我的血液里,或至少在我的心与头脑中,都孕育着这种精神,我伴随它长大。那种精神成为了一种驱动力,促使我去尝试我所了解的事情,看看是否我能够自立、站得住脚。但是,那时没有建立像这样的一个大公司,仅仅有几个人,生活过得舒服,没有太大压力。”

“其次,在为其他公共关系公司工作的过程中,我更多的积累了开创我自己的公司的经验,明白了不应该做什么,而不是应该做什么。知识的积累给了我这么一个灵感:建立一种新标准,或者确切地说,进行尝试、摸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