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信任的商业实验

幸福的决定因素 作者:陈晓萍


要说咖啡店,西雅图地区最著名的就是星巴克了。星巴克的咖啡味道香浓,店内的设计布局优雅别致,使人流连忘返。但是,咖啡的价格有时也令人咂舌,一杯大号的卡布奇诺就要5美元以上,让不少人望而却步。有没有一家咖啡店既能满足人们对咖啡的渴望,又不是那么昂贵呢?

这样的咖啡店真的出现了,而且就在西雅图。走进这家店,你同样可以闻到香浓的咖啡味道,也可以享受舒适放松的环境,但是,与所有的咖啡店不同的是,在这家店的招牌栏上,所有的咖啡都没有标价,随客人所愿。也就是说,即使你一分钱不付,也照样能喝到香浓的咖啡。但是,如果你愿意给十美元,店主也不拒绝。他们在咖啡馆门口放了一个投币箱,让来客自主决定给不给钱,给多少钱。这个投币箱并不透明,所以,没有人知道里面有多少钱。店门口也没有安装任何摄像设施,让人们完全消除被监督的担忧。店主对所有客人都笑脸相迎,与你付不付钱没有关系。只有在打烊时,店主才会打开投币箱,点一点一天的收入,算一算今天是不是收支平衡。这家咖啡馆并非慈善机构,而是营利性企业,店主是曾在星巴克工作多年的商业伙伴。很显然,这家咖啡馆到底能否存活在很大程度上就靠来客对咖啡饮品价值的认同了。

这样的营业方式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去描述,叫做“荣誉系统 (honor system)”,也就是信任的商业实验。荣誉系统是完全建立在对潜在顾客信任基础上的,即相信顾客会为他们所得到的产品和服务自觉支付一定的报酬,以维持现有的产品和服务。这种系统在美国用得最普遍的恐怕是在学校和公司的休息室了。比如,在我们学院的休息室里,就提供咖啡和茶,看上去是免费的。但是,墙上有一张纸上写着:如果你要饮用咖啡和茶,请主动付费,多少自定。这时,如果你不留下一分钱,也照样可以喝,因为休息室内没有任何监督设施,来往的人也极少。但你心里可能就不那么踏实,总觉得欠了什么。如果你喝了,并且心里也没有感到不踏实,那么,你就赚到了“便宜”。

在西雅图靠海边的小镇上,也设有类似专门出售海鲜的小店。这种小店就在海边,渔民捕上来的海鲜稍作加工就可以放进去,很方便。小店里放有许多冰柜,里面放着包装好的海鲜,如鱼、虾、螃蟹、鲜贝、生蚝,每一袋上都标了价格,但是,店里没有营业员。住在附近的居民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到店里去拿几袋海鲜,然后自觉把钱放在投币箱里,走人。这时如果你拿了三袋,但只付了两袋的钱,或者一分钱也不付,也没有人管你,全凭自觉。店主用这样的方式显示了自己对顾客的极大信任,而顾客只有用行动回报信任,才有可能使这种“荣誉系统”的运作方式持续下去。

信任的建立来自双方的努力。首先是一方愿意使自己在有许多不定因素的情况下变得“脆弱(vulnerable)”,愿意冒“被欺骗”的风险;然后,就是另一方在有机可乘的时候不占对方的便宜,不辜负对方的信任。“荣誉系统”的运作从理论上来说是最经济、成本最低的,因为没有中间商,也不需要建立监督机制,在有的情况下,甚至可以省去服务人员的成本。如果能够维持,应该是比较理想的商业运营机制。

与此同时,“荣誉系统”也给身在其中的人创造了社会两难的困境。凡是人都有“贪婪”的一面,如果能够不用付钱就喝到香浓的咖啡,就能吃到美味的海鲜,那岂非天下快事!但是问题在于,如果有很多人都不自觉交费的话,长此以往,咖啡店、海鲜店就无法维持下去,最终大家都喝不到价格合理的咖啡,吃不到新鲜低价的海鲜。

因此,在一方将自己暴露在“脆弱”的境地、另一方可以“乘人之危”的时候,在个体的短期利益与群体/个体的长期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信任究竟能不能建立起来,这是一个折磨了人类许多年的老问题。从我们学院的咖啡店至今尚存的情况来看,不辜负信任的人还是多数。那些海鲜小店据说曾经出现过入不敷出的局面,安装了摄像机后,情况一直良好。而那家开张不久的咖啡店,据说营业以来还不曾出现过亏损的状况。

当越来越多这样的商业实验能够成功之时,就是我们的社会信任回归之日。但愿这一天早日到来。(2007年2月于美国西雅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