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投机交易的自律要求(2)

日美货币谈判:内幕20年 作者:(日)泷田洋一


以前,大藏省对银行的持汇进行严格限制,控制没有内部实际需求的交易。纯负外债款管制指的就是银行经营外币业务,如果没有卖出,那么买入也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为市场参与者的频繁变化,这种管制手法并没有得到普遍推行。宫泽认为,不能指望外汇投机的尾巴反过来抖动企业活动的身子。所以打算推出投机管制。

宫泽向事务官员们提出了这个问题,要求重新回到外汇交易的实需原则中去。然而,1980年代后半期的整个世界都处于金融自由化的洪流中,日本也在1984年5月发布了《日美间日元美元委员会共同报告书》等文件,倡导金融自由化。负责具体事务的科长们,对宫泽大臣的要求面呈难色。

在大臣办公室,这样的讨论一直持续了三天。“究竟什么是投机交易?投机和不投机有什么区别?在复杂的外汇交易过程中怎样鉴别呢?”,“即使东京禁止投机交易,可是纽约和伦敦仍然可以操作,对投机完全禁止很难取得效果”。内海这样要求宫泽重新考虑。

比如人寿保险。持有大量美元债券的人寿保险公司,对债券套头交易的比率有时高有时低,有投机的可能。但同时套头交易的高比率本身是为了规避投资风险的行动,这种情况怎么也不能说不行。怎么区别是不是投机呢?

问题是藏相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怎么收场呢?大家都在办公室里斟酌,力求做到不伤大臣的颜面。当时吉野次官和平泽、北村、内海等人商量的结果,就是对主要金融机构提出自律的要求。在日元升值的非常时期,行政指导这种与自由化相悖的做法,就如同形状记忆合金一样复活了。

1987年5月13日。官员们把银行、证券公司、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等各行各业的巨头都叫到大藏省,对方是银行就由平泽和内海出马,如果是证券公司则是北村和内海,直接把这个意思告诉他们。商社等则让通产省对他们提出要求。举几个非投机交易的实例,然后说“对于那个事情啊,鉴于目前的形势,请你们自律……”

第二天,马尔福德给内海打来电话,“日本大藏省要求那样的自律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可疑的反市场行为。”果不出所料,这是一个抗议电话。从日美间日元美元委员会当事人的角度来讲,当然要提出抗议了。也许这个电话是贝克授意打来的也未可知,仅仅是因为投机自律要求对设在日本的美国金融机构造成了业务阻碍。

内海也有一肚子牢骚。“直说吧,就是为了政治考虑。有强烈的意见要求直接进行外汇管制。所以,我们这种行动已经是尊重市场了,请予以理解。”马尔福德听了也无可奈何。这场风波就此平息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