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重温“经典”之“罪与罚”(3)

危机透视 作者:王俊峰


表10-1 郁金香交易清单

交 换 物 品 弗 罗 林

两拉斯特(last)小麦 448

四拉斯特黑麦 558

四头肥壮的家牛 480

八头肥猪 240

十二头肥羊 120

两大桶果酒 70

四大桶啤酒 32

两大桶黄油 192

一千Ibs的奶酪 120

一整套床具 100

一整套衣服 80

一副饮酒杯 60

总计 2 500

资料来源:《投机与骗局》

从疯狂到崩溃

当郁金香市场的疯狂达到最高点时,一些谨慎、清醒的参与者终于开始警觉到市场的异常,于是逐渐停止大量购买昂贵的郁金香,并将手中持有的球茎快速转手卖出。与此同时,荷兰政府也开始着手控制郁金香市场的疯狂交易,而来自土耳其的大批郁金香也已到达荷兰,因此,郁金香不再是供不应求的稀有品种。此后,郁金香市场的价格开始走低,不少郁金香持有者开始跟进,悄悄变卖球茎兑现现金。某种莫名的、看似毫无根据的恐慌渐渐开始在原本火热的市场快速蔓延开来,在听到市场价格下滑的消息后,越来越多手中持有郁金香的买家迅速加入抛售的行列,后知后觉的人们纷纷惊慌失措地抛售郁金香,可是这个时候,却再也没有买家愿意付出金钱来购买这些曾经价值连城的球茎了。而那些已经达成协议的买家,都纷纷临阵倒戈,毁约事件也层出不穷。终于,在多重因素的共同压制下,郁金香市场的泡沫破裂了,郁金香的价格以难以遏制的趋势开始大幅下跌。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郁金香的价格已经暴跌了九成之多。据说一颗76 000美元的郁金香在泡沫破裂后其价格居然缩水到不足1美元。

从1634年开始的两年间,荷兰像做了一场梦一样,经历了从未想象过的繁荣和繁荣破灭后的可怕衰败。最终郁金香的价格还是回到了其价值的合理范围内。但是郁金香风潮的影响却并未消失,除了那些持有郁金香的人在一夕之间变得身无分文外,荷兰的国家贸易、农业、工业也都因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因为国内的商人、投机者都把目光集中在当时炙手可热的郁金香贸易上,荷兰便无暇兼顾在国外市场的发展。在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中,荷兰的市场空间渐渐缩小,其他国家,尤其是英国便在这一时期慢慢占据了以前为荷兰人所拥有的市场份额。

幻觉的惊人力量

《惊人的幻觉与大众的疯狂》一书的前言中写道,“阅读各国历史时我们发现,像个人一样,它们各有其异想天开的奇特之处:当它们不在乎其所作所为时,它们也有其激动和鲁莽的时期。我们发现,整个社会的注意力突然为一样东西所吸引,并对其疯狂追逐;千百万人同时被一个骗局所打动而趋之若鹜,直至他们的注意力被比第一件更令人入魔的新蠢事所吸引”。

时至今日,当我们冷静地观察和分析郁金香引发的危机时,尽管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这是一次疯狂的泡沫,但深入了解后,仍然会觉得这场闹剧像一个离奇的故事一样不可思议。那些富贾、名流,他们在交易所疯狂买卖这些根本不值那些钱的郁金香球茎的时候,他们在想什么?理性被抛却。在他们的幻觉里,难道这些球茎的价值真的像金子一样珍贵吗?如果说是因为那时候的市场运行机制不够成熟,人们对投机行为缺乏经验以及把握的力量,才导致了郁金香危机,那么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我们的所作所为也并没有比以前的人聪明多少,虽然人们已经不再像17世纪的贵族一样买卖“永远的奥古斯塔斯”。事实上,不管我们面前有多少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品,不管我们有多么丰富的获取信息渠道,也不管我们穿得多么像一个有着丰富财经经验的专业人士,在现代市场沉浮的人们,与300多年前的人们相比,并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那些目瞪口呆的面孔和惊慌失措的双眼依然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呈现;狡诈善战的投机者还是在寻找资金的缺口;前仆后继的跟风者仍然期望通过交易发家致富。这一切的一切,都没有因为世界的巨大变迁而有过些微改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