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背景说明《创意城市》如何诞生(3)

创意城市:如何打造都市创意生活圈 作者:(英)查尔斯·兰德利


我研究了诸如柏林“爱之祭”(Love Festival)等创造城市骄傲,并获得了动能的艺术对策机制。我想知道什么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让他们为城市发展而运用技术,就像他们在赫尔辛基(Helsinki)所做的那样,还有在提堡(Tilburg)采取的新管理形态。我想发掘那些能组织创意的方式以及管理创意人才的方法,并了解哈德斯菲尔德创意城镇创举(Huddersfield Creative Town Initiative)是否是今后的一条正确途径。而找出政府如何能与企业、非政府组织(NGO)进行最有效的合作,如何能促进正式及非正式网络间的联系,以产生最理想的结果是举足轻重的。此外,我对科技在发展创意城市上的角色也有兴趣,并思考其他形态的创意是否更重要。

实践者的工具

《创意城市》最重要的主张,就是改变心态能激发意志、承诺与活力,让我们重新看待城市的潜在价值。本书中阐述了各式“创意思考”、“创意规划”、“创意行动”的策略与方法。整体而言,它们提供了因应城市规划的新方式。一旦采用这些技术,就能下意识地加以吸收,并自然深植于日常决策中,同时以较正式、较有条理的方式来应用。全文中以成套新术语和概念来探讨城市,如市民创意(civic creativity)、为公益运用创意(a creativity harnessed towards the public good);城市创意循环(the cycle of urban creativity)以及如何加以发展、执行并发挥效力;城市创新概念的生命周期;城市研发,以及如何研拟、复制实验方案,并加以主流化;文化资源与如何加以应用;如何视城市为学习有机体;最后,还有培养所谓的新形态“城市素养”,也就是任何人都应具备的“解读”并了解城市的能力。

为何写这本书?

写《创意城市》主要有三个目的:

1. 为读者提供更完整、更全盘的方式,以思考并分析城市。就较长远来说,这会改变决策者考虑城市的资产与潜能,还有如何组织并管理城市的方式。

2. 提供一套“心理工具”,让读者能奠定新心态的基础,继而激发其为城市构想创意与对策。

3. 激发不同层级决策者之间的激辩,以影响在城市所采取的政策、策略与行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