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重新发掘城市创意(2)

创意城市:如何打造都市创意生活圈 作者:(英)查尔斯·兰德利


创造性思考

我们都背负着根深蒂固的文化包袱,像我就背负了混合德、英、意的欧洲文化包袱,而这影响着我的心态、思维、价值观与热情。这三种民族特殊的思维方式,影响了我对创意城市的看法。读者可能意识到,它们有时背道而驰。较德式的作法追求理论架构、评估动能、寻求综合效益与协调对立各方;而盎格鲁撒克逊式作法,则讲求经验主义,强调实例与现实生活的最佳惯例;至于在意大利环境下,巧妙的想象力,以及对文化较丰富的了解,则是顺理成章的。

创意城市计划的根本问题在于:“你能改变人与组织的思考方式吗?就算能,要怎么做?”其中一个答案是强调我们的思考力,还有促成改变的构想。要改变心态,这样我们才能以统合的方式,去掌握处理城市问题的需求,而这往往远比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说服报告有价值。所谓心态,就是寻常、自在的思考方式,它不仅能引导决策,也能代表人建构自身世界的秩序。而其中一个优先要务,就是在改变思考上运用创意;例如,克服二元对立的思考习惯。对富有想象力的对策来说,这种习惯是十分常见的障碍。

《创意城市》彰显了超越狭隘思维,以营造创意城市气氛的价值。例如:

◆是否该靠结合全盘思考与分类法来构思城市对策?

◆女性化而非男性化的手法对城市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乡村生活模式能为城市提供任何参考吗?

◆促进传统或创新(innovation),还有随遇而安与专注秩序之间,如何能求取平衡?

◆该鼓励直觉式的,还是理智性的决策流程?

◆要多独特才管用?还是实验与测试比较令人安心?

◆城市需要放慢还是加快脚步?

◆要如何过滤这些选择,城市才能在不破坏当初赖以兴起的社会基础的前提下,继续向前迈进?

以缓慢与迅速来说,在某种状况下,可能有“慢”对策,而在另一种状况下,可能有“快”对策,至于在其他状况下,则可能有折衷对策。然而,第四个问题可能需要我们彻底超越“快——慢”对策,寻求另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而如同以下所概述的,以针对城市潜能的文化策略为基础,并仔细加以观察,通常是处理问题最适当的方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