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新思维(15)

创意城市:如何打造都市创意生活圈 作者:(英)查尔斯·兰德利


尊重不仅促进好奇心与冒险的勇气,也培养出倾向寻求对策,而非问题的态度。例如,在管理与决策中,都未视感情、心理、审美智能为技能;的确,多数经理人甚至不知道,它们究竟是什么玩意。然而,拥有这些技巧的人往往能使团队运作得更好。真正算数的,就是什么能发挥适当的效果。富创意的批判既能协助检视论据与风险,又能避免因害怕人身攻击所引发的戒心。不过纵使是创意性的批判,也该配合建议性的替代选择。容许尝试并重视其他观点,让人无论在概念或实际上,都得以重新思考并探索,进而催生可能成为主流的实验方案。当对策可能采用各选择的一部分时,便会促使人们摆脱非黑即白的选择。

扩权

新思维需要有一套选择、分辨与判断的系统,但它的根本基础是什么?当然,它是人类共通性中对互相依赖的认知,而这些人普遍居住在城市中。然而,我们从这种对相互依赖的理解中,究竟能获得哪些普遍性与永续的价值观,以提供至少在某段期间内显而易见的寄托?

这些原则在本质上攸关良心、表达与宗教自由等人权,也就是接受文化的多元性。然而,联合国宪章的模式却无可避免地着重个人,那它如何能帮我们协调城市生活?多数发达社会认定,老、弱、孺等弱势成员有权接受公众援助,并不该受到歧视。这种种权利都延伸至其他领域,例如,有权享受洁净空气与水的概念正在形成。至于若有其他议题被视为权利,是否会影响我们的优先级与决策?我们对权利的理解不时会改变,并总是受利益团体间的政治协商所左右,但这个概念却可能有巨大的影响。我们不该认为,权利必然是四海之内皆准:某地的权利在他处可能行不通。城市能赋予市民实权;例如,许多人借由在他处所无法享有的服务标准规范,或是公民宪章(Citizens' Charters),因而获得竞争优势。

新单纯:重视风气

说这世界变得愈来愈复杂是自我应验的老生常谈,但我们能选择究竟要助长那种复杂性,还是按照自己计划、设计,或甚至讨论城市未来的方式,致力朝单纯之路迈进。一旦我们了解了知识经济的准则,它就未必会显得比工业经济来得复杂:接着它令人困惑的细节就会被纳入较明确的模式。同样的,经由媒体与网络提供的大量信息也很复杂,可是一旦过滤、整理之后,就能够厘清并简化。

借由如后现代主义等架构取代坚定的信仰系统,强调相对价值,可能会令我们觉得,除了判断之外,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然而,我们确实会进行价值判断,以引导我们去选择与行动,使复杂的事物令人一目了然。我们偏好某些表达方式、社会目标、生活方式,还有统合与目标概念。重申基本信仰体系,或是通常被称为“新时代”(New Age)的系列信仰,都是使人生变得较容易了解的其他方式。

然而要在不过度简化,或在肤浅的判断下加以单纯化,依旧是可能办到的。由于新思维强调全盘策略,涉及思考截然不同事物的能力,因此正是了解复杂事物的一种方式。这或许意味着结合开放与严格,或是兼顾专注与弹性。借由琢磨根本的逻辑、原则、规范与系统,也能将复杂的事物简化为可理解的要素。我们若坚守价值观,混乱会通过伦理性架构产生重心。而风气的概念则有助于重新营造凝聚力,杰夫·摩根(Geoff Mulgan)便言简意赅地概述了诺曼·史特劳斯(Norman Strauss)有关方面的思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