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节:新闻现代化的品种创新(5)

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 作者:张立伟


品种创新的含义

现代化是社会的全面转型,它是一转百转的,中国现代化,必然要求新闻报道现代化。其核心是增加“现代性”,大要有两方面:一是原有报道品种增加现代性因素;二是出现直接对应现代化的新的报道品种。后者就是发展报道,它有新框架、新视角,正是新闻报道现代化的品种创新。

品种创新有两层含义:(1)时势造英雄。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2008年,中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我们提前12年实现了2002年制定的“全面小康”的单项目标。近几年,一些发达的省、市、县提出“两个率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一些领域,比如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中国现代化,教育必须率先现代化……正是这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事实,呼唤新闻报道的品种创新,使记者的现代化考量、全面小康考量越来越自觉,促成了发展报道的大量涌现。

(2)英雄也造时势!之所以需要新品种,是因为新闻是对现实的建构,是把时代亟需解决的问题凸显在探照灯下,把个别人和事通过报道转化成公共资源。以上四大视角,聚焦发展这个中国“第一要务”的事实,各有其特殊功能:前沿创新促成新知的扩散,提高创新的社会收益;风险警示制度化“纠错”,使现代化成为反思的现代化;历史贯通呈现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是谁;人的现代化更新国人心理、态度和行为,是所有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最终依据。

在多数情况下,新闻报道采取某种视角就将其他视角排除在外,发展报道四大视角的特殊在于,它们不互斥而是互补,前沿创新与风险警示一正一反,历史贯通与人的现代化一宏观一微观,既可单用也可合用,它们从不同角度报道发展,把个别人和事及时转化成公共事件、共享资源。这样,发展报道不仅记录历史“是什么”;更通过“使资源公共化”,积极建构现实“应该是什么”,从而参与发展,推动历史的形成——这就是英雄造时势、报道造历史!

三重再生产超越历史初稿

新闻报道怎么“造”历史?是否太夸张?让我们从塔奇曼的论述出发:“新闻不是社会的镜子。新闻帮助建构一种共享的社会现象,因为在描述一个事件的过程中,新闻定义并建构了这个事件。” 展开来说,新闻报道的基本元素是“选事实、做文本、使共享”,发展报道正是通过这三层建构而再生产了发展,从而超越记录历史,超越了“新闻是历史的初稿”。

首先,选事实。媒介制度安排与记者个人努力相结合,选出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它在新媒体勃兴后有特殊意义,前面说了越是众声喧哗,社会越需要共识,越要对重要次要有些基本认同。主流新闻就承担着强化共识与认同的社会责任,发展是中国的“第一要务”,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报道突出“最重要”的发展,以雄辩事实在多元中立主导,以整合文化凝聚社会。

其次,做文本。这里尤其存在高度具体、鲜为“业余者”所知的专业积累。正如梵·迪克所指出:“为了让受众注意、理解、再现、记住……新闻的内容本身就需要进一步的组织。……新闻话语有许多增加其判断劝服效果的有效策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