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利率:世界经济的晴雨表

百姓经济学 作者:冯敏飞


众所周知,马克思写过一部《资本论》,那本书比砖头还厚。如果要学术地解释“利率”这个概念,至少不能写得比瓦片薄。

大意地说,通俗地讲,还是古人的说法简洁而生动:利息是“子金”。这“子”是儿子的子,子金就是指借出去那钱生回来的钱。

利率是一国经济的杠杆。根据经济形势发展需要,银行可能降息,也可能加息。不论降息还是加息,都是正常的,就像月有阴晴圆缺。

银行为什么要给存款者支付利息?因为有人需要这些货币。当然,他们得为使用这些货币支付代价。谁需要这些货币?即投资者。他们需要把这些货币转化为资本。什么叫资本?简单说,当用钱来赚更多钱时,这个“钱”就从普通货币转化为了资本。从理论上说,投资者是否从银行借钱有个条件,就是投资回报率必须高于利息率。如果由于“通缩”,在投资过程中,1元钱货币资产转化为实物资产后只值0.97元;如果这1元钱是银行的贷款,那么投资者还得再向银行支付0.02元的利息,这时投资者的“真实利率”就是5%,他得为使用这1元钱投资支付0.05元的实际利息代价。在“通缩”背景下,如果社会各产业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低于这个真实利率,投资者的理性选择当然是不借钱投资。不仅不借,他还会把自有资本部分也送进银行存起来,因为实际利率比冒风险投资要划算得多。要是谁都不投资,社会经济就会衰退。所以,加息或是减息,实际上是政府对当时宏观经济形势做出的决策。现阶段,财政政策仍是撬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杠杆。当积极财政政策初见成效时,主要通过投资拉动,刺激了国内需求,从而提高了GDP的增长,降息风便成为可能。否则就得加息。

利率一变,整个经济随之波动,反应非常灵敏。届时,不仅人民币储蓄、外汇市场、证券市场,连小小邮市都会忙乱起来,该存的赶紧存,该取的赶紧取,该买的赶紧买,该卖的赶紧卖,争先恐后,分秒必争。置身于那时,你才会深切地认识到什么叫“现代经济”。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在一次研讨会上分析说,2009年信贷大量投放后,通胀预期升温,市场预期CPI和PPI年底将转正。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相比,利率政策将是最后动用的工具,而担心主要来自于一旦利率提高,可能导致大部分热钱流入,控制货币流量或将成为泡影。

另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从经济复苏仍存在不确定性来看,短期内全球主要经济体提前加息的可能性不大。然而作为经济复苏最强劲的国家,国内对中国加息预期前所未有地高涨。

在当今这个风起云涌变幻无穷的时代,我们不能“埋头苦干”,不能不每天看看“天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