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G2”之幻(2)

救市博弈:解读金融海啸三部曲 作者:王俊峰


相比较其他国家的期待和反对情绪,作为“当事人”之一,中国对于G2 的反应略显冷淡。温家宝总理在中欧峰会时发表讲话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发展战略,愿意与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一两个国家或大国绝对不可能解决全球问题,多极化和多边主义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中国对G2的回应并非不领情,这展现了中国对于国际形势和自身实力的清醒认识,以及对我国基本外交政策的坚持。

第一,尽管中国经过这些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一些惊人的成就,但我国的经济规模、技术发展、制度建设、人均GDP等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并未达到绝对的领先地位。总体上来说,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让中国负起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责任,恐怕现在还为时过早。

第二,对于美国学者提出的G2,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个“2”,并不是一对平等的关系。布热津斯基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对记者说,在确立G2关系的过程中,“美国应是‘团队中的发言人’。美国是激励者和奖励者,也可以成为调停者。”从这一席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美国并没有打算与中国进行平等的合作。在美国的G2中,美国是“主”,是“发言人”,是高高在上的“激励者”,是扮演公平正义的“调停者”。在G2中,美国有很多身份,但无论如何,都不是可以与中国平起平坐的伙伴。中国对其来说,与其说是合作伙伴,不如说更像是一个“小助手”。

第三,若与美国结为G2,开启所谓的“中美两强独霸时代”,这与我国一直坚持的外交政策有非常大的背离。我国一直倡导多极化的国际格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另外,欧盟、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对此也不会坐视不管,那么中国将被置于孤立的地位,而美国又不是一个值得完全信赖的盟友,这种处境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非常糟糕。

无论是在经济危机前还是在经济危机解除后,中国与美国的合作关系都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种合作应该建立在平等、公平、互利的基础之上,并且应该扼制任何霸权主义的苗头。对于中国来说,G2更像是美国描述给中国的一个并不真实的“幻象”,听起来美好,实则险象丛生。捧杀与棒杀常常形影相随,如今,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情况下,中国应着手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中美关系,同时,也应小心防范美丽外衣下的“陷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