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达沃斯在冬季(2)

救市博弈:解读金融海啸三部曲 作者:王俊峰


中国对此的态度稍有保留,在对美国进行了不点名批评后,便将诉求重点放在加强和扩大对金融体系尤其是储备货币的监管力度方面。中国的建议看起来不那么激进,但更具现实意义。俄罗斯固然作风硬朗,但中国手中握着大量的美国国债,美国又是大量“中国制造”强有力的消费者,相比较而言,中国当然要谨慎一些。很多国家在把罪责归咎于美国后,便把希望交给了中国,大帽子后面当然有小算盘,不过中国之于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性地位却是毋庸置疑的。

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发言则显得更加有底气,她同意中国的意见,认为全球经济应该加强监管,全球经济秩序需要一个“宪章”来进行管理和约束。

英国因为与美国的特殊关系,既不能跟着俄罗斯痛骂美国,又不好触犯众怒为美国说情,只好将重点放在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预防上。2009年1月30日,布朗称应谨防金融危机中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现在不仅是个人、各国采取措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也是整个世界团结起来迎战危机的时候。”

也许是早已料到此次美国将成为千夫所指的批判对象,奥巴马相当聪明,没有冲去前线当火炮,而是派遣白宫高级顾问贾瑞特(Valerie Jarrett)代表美国政府前往达沃斯“意思意思了事”。面对这样一个级别比较低的官员,大概其他国家也会因此少了很多问责的“兴致”。不过,克林顿在与WEF主席对谈的时候终于承认美国是这场全球危机的罪魁祸首。只可惜美国的让步也是有代价的。美国现在不断地告诉世界,世界经济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危机虽然源自美国,但现在不应该忙于追究责任,而应该把重点放在经济危机对全世界造成的恶劣影响上。所以,类似中国这样依赖出口、现金充足,同时也受到伤害的国家,在这个关键时刻应该抛弃成见,从大局着想,支持美国的经济复苏,直到美国复原到有能力再购买他们的产品。这是多么无理的要求,一个施害者在简单认错后就又开始伸出了索取的双手。

2009年9月10日~12日,达沃斯夏季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在我国大连举行,论坛的主题是“重振增长”,下辖“‘去杠杆化’世界中的新型商业模式”、“绿色经济中蕴藏的机遇”、“重新思考亚洲发展模式”、“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和“以创新满足社会需求”五大议题。大连位于暖温带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9月的大连更是气候宜人,不知季节和温度的转换是否真的能为世界经济吹来暖风。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世界不管是在崩溃中挣扎,还是始终保持着经济的完美增长,大国间的博弈从来都不会停止。当然,更多人希望大家不要相互指责,因为现在所有人都在同一条船上,而这条船正在经历着巨大的风浪。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