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导读

生命不再等待 作者:佩玛·丘卓


菩萨道的修行

佛教的修行概分为解脱道和菩萨道二种。解脱道着重在自我烦恼的超越,以戒定慧三学深观自我烦恼的起因,并对治之,得到内心的涅槃寂静;菩萨道立基于解脱道而扩大之,不仅求自我烦恼的超越,更求其他众生烦恼的超越,以六波罗蜜甚至十波罗蜜救济众生,得到大涅槃、大菩提的无上佛果。

这二种修行方法各有其殊胜处,但也有其陷阱,若处理不当,易生过患。解脱道的殊胜是绵绵密密,于自己身心如实观察,其陷阱是着迷于禅定的神秘境界,厌离世间,唯有理性缺少感性;菩萨道的殊胜是理论深广、愿行无边、法门无量,其陷阱则是空泛难行、能放不能收。

所以,修行应有解脱道的深厚基础,以及菩萨道的开阔心胸。二者确实不易兼得,若论次第,应先修解脱道,才谈得上菩萨道。菩萨道有如万丈高楼,必须有稳固的地基,否则易于倾倒。但不可以解脱道为满足,否则沦为自了汉,对世间众生并无助益,应进修菩萨道,才是积极的人生观。

菩萨道又称大乘佛教,分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二大主流,前者盛行于中国、韩国、日本和越南,后者盛行于中国西藏、蒙古和俄罗斯。

顾名思义,《入菩萨行》属于菩萨道,却不闻于汉传佛教,只盛行于藏传佛教,而且还是藏传佛教的主要论典之一。原因是《入菩萨行》成书于八世纪,那时汉传佛教早已粲然大备,教观双美,不再需要印度佛教的养分。

《入菩萨行》译成中文,乃最近二十年的事,连二十世纪翻译藏传佛教论书甚有成就的法尊(1901—1981)似乎都未曾提及,可见本书之晚出。

藏传佛教有次第分明的特色,却常有宗教普遍存在的神通描述,可将其视为宗教启人信心的方便。

《入菩萨行》的作者寂天,出生于八世纪的南印度,生平并不甚详。那时印度佛教已成强弩之末,充满神秘色彩,而佛教才刚传入西藏,致使藏传佛教揉合本土苯教之后,也披上了外人不甚理解的神秘外衣。或许因此引起大家的好奇,使藏传佛教得以遍传全世界,比起汉传佛教还全球化。

《入菩萨行》的神秘色彩并不重,因为它属于显教的理论。汉传佛教描述菩萨道的经论甚多,但不是失之过简,就是失之过繁。

菩萨道的修行,可分十住位(《华严经》把初住细分为十信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华严经》在第十地法云地之后另立等觉位)、妙觉佛位等四十一个过程(依《华严经》则为五十二个过程)。这是一条漫长的难行道,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无量劫)才可以功德圆满,修行者往往视为畏途,必须发四弘誓愿才能坚持下去: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正因为漫长时间的修行,才可以断除极微细的烦恼无明,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

《入菩萨行》的内容就是顺着这个次第,不过略去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的德目,因为这三十位的内容与解脱道大体相似。《入菩萨行》在谈十地位之前,先谈归敬(表示尊重佛法僧三宝)、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即四弘誓愿)、忏悔业障;在谈完十地位之后,以回向功德总结,呼应最先的发菩提心。这是佛教修行的通例。

十地位的修行内涵是十波罗蜜: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安忍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方便波罗蜜、愿波罗蜜、力波罗蜜、智波罗蜜。后四波罗蜜是证得般若波罗蜜之后的延伸,所以一般谈菩萨道,为简明起见,只谈前六波罗蜜。《入菩萨行》亦然。

本书著者佩玛·丘卓,依其上师创巴仁波切的开示而集成,不过略去般若波罗蜜,因为作者想把般若波罗蜜的部分单独成书。

所以本书的编排,除前言之外,依次是发菩提心、忏悔罪业、受持菩提心、守护正知、安忍、精进、禅定、回向。恐文繁,兹不赘。

读本书,要回到第八世纪印度的时空,才不会格格不入。

本书英文书名为“No Time to Lose”(没有时间浪费),令人精神为之一振。人生苦短,菩提路远,岂容片刻懈怠!汉传佛教晚课以普贤警众偈“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作结,读之凛然。

郑振煌 二○○八年十一月一日于中华维鬘学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