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后嗣危机与皇太子诞生(1)

裕仁天皇传 作者:程永明


后嗣危机与皇太子诞生

1932年“五一五”事件后,日本的右翼法西斯分子继续策划暗杀阴谋。1933年7月,日本警视厅逮捕了“爱乡党”、“大日本生产会”等秘密组织的44名恐怖分子,当时,他们正准备暗杀内阁所有成员及其他政治要人。经过审理,警视厅发现了隐藏在这一暗杀行动背后的更大的阴谋。这些恐怖分子的行动得到了一个军人小组的支持,他们预谋在暗杀成功后,废黜裕仁天皇,必要时不惜将其置于死地,而将皇弟秩父宫雍仁亲王推上皇位。由于这一案件涉及皇室,日本警视厅未敢认真审理,便以阴谋的参与者均是出于爱国动机为由将他们释放。

部分法西斯右翼势力之所以将矛头指向裕仁天皇,据说与“五一五”事件后裕仁天皇曾明确表示“亲法西斯的人绝对不能当首相”有关。在1936年日本法西斯军人发动的“二二六”事件中,日本军人再一次明确表示了这种观点:“如果天皇反对革新,就该拥护某宫殿下(指秩父宫),取代当今陛下。”

看来比起裕仁天皇,秩父宫雍仁亲王更受到法西斯少壮军人的欢迎。雍仁从英国留学归国后,就长期在日本军队任职。在这期间,他熟读了北一辉的《日本改造法案大纲》,深受其法西斯理论的影响,并与一批法西斯青年军官建立了密切关系。在“五一五”事件发生时,他曾站在政变军人的一边,言辞偏激地鼓吹天皇应当亲政,如有必要,即使停止实行宪法也在所不惜。雍仁亲王的这种政治态度以及他所处的特殊地位,使他自然而然地成了右翼法西斯分子拥戴的对象。

然而要废黜裕仁天皇,对那些法西斯军人和右翼分子来说,必须找出一个能为广大国民接受的名正言顺的理由。而当时结婚已近10年的天皇夫妇还未生下一位继承皇位的太子,这正是他们得以进行阴谋行动的一个重要借口。

1924年与裕仁天皇结婚以后,良子皇后接连生下了4个孩子,却没有一个是男孩。1925年12月生下了照宫成子,1927年9月生下了久宫佑子,1929年9月生下了孝宫和子,1931年生下了顺宫厚子。

生育后嗣,传宗接代,使万世一系的天皇制得以世代相传,这是身为天皇的重要任务。可是,良子皇后接二连三地生下公主,这不仅使裕仁天皇因愧对皇祖皇宗而苦恼,而且也令将天皇视若神明的日本国民产生了危机感,“皇后陛下肯定是只生女孩的肚子”,“明治天皇拥有十二名妻妾,而现在的陛下却只有皇后一人”……各种议论充斥于街头巷尾。

面对皇室的后嗣危机,元老西园寺和内大臣牧野伸显也十分焦急,“这事可能需要认真考虑,已经不能指望皇后陛下了”,纷纷劝说裕仁天皇纳妾。在这些出生于明治时期的老臣看来,天皇为传宗接代而纳妾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孝明天皇的生母正亲町雅子、明治天皇的生母中山庆子、大正天皇的生母柳原爱子等都是女官。为此,他们命令宫中长相漂亮的女官精心梳妆,尽量多接触天皇,并从贵族后代中挑选美女送到裕仁天皇面前。

对老臣们的精心安排,裕仁天皇左右为难。一方面他主张一夫一妻制,不愿纳妾,况且他同良子皇后的感情一直都很好,不愿伤良子的心;另一方面又担心后嗣问题不解决而引发政变和政治危机。因此,当有人将衣着华丽的三位华族姑娘的照片送给天皇,并请他从中挑选时,天皇只能婉拒道:“看上去全都是很好的姑娘,还是分别选定合适的去处好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