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卢沟桥事变爆发(1)

裕仁天皇传 作者:程永明


第五章惊变卢沟桥鲜血染金陵第五章惊变卢沟桥鲜血染金陵

卢沟桥事变爆发

日本法西斯势力的迅速膨胀,遭到了政党势力的强烈反对。1937年1月21日,政友会的骁将、众议院议员滨田国松在众议院会议上对军部的专横予以了猛烈抨击:“在明治大帝的军人敕语中,写着军人不涉足政治……而现在军人的行动令人无法容忍,如果要参加政治活动,就应该脱去军服,放下军刀。内阁也应全力整顿军队。”这在当时,如果没有豁出命来的决心,是不可能说出这种话来的。

对滨田的发言,寺内愤然反击,认为其发言有辱军人并会妨碍国民的团结。充满激昂斗志的滨田义正词严地反驳道:“我个人虽不足道,但作为国民的代表,我在这里并不想找碴打架,但我也不会退缩。我并没有侮辱军人,我所说的都是事实。如果这是事实,你剖腹向我道歉,否则我剖腹!”会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滨田国松议员同寺内寿一陆相进行的这番激烈论战,引发了政党与军部的正面冲突,傲慢的寺内威胁要么开除滨田,要么解散国会,否则将辞去陆相。在国会和政友会都不屈服的情况下,有失体面的寺内只得辞去了陆相职务。军部为了泄愤,拒绝向内阁派出后任陆相,害怕引火烧身的广田遂于1月23日提出了辞职。

在“一战”前,文官没有资格担任陆海军大臣,陆海军大臣只能由军人中的大将、中将中产生。这样一来,军部大臣的任命、选考权就完全掌握在了军人的手中,军人如果不推荐人选,就无法组阁。而广田辞职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广田辞职后,陆军上层统制派代表、九一八事变时的朝鲜军司令官,以“越境将军”着称的林铣十郎受命于1937年,勉强完成了组阁任务,政友和民政两党没有一人入阁,完全是军部占主导地位的内阁。林内阁在通过政府1937年度预算案后,突然以“整顿政党”为由,“过河拆桥式”地解散了议会,遭到了舆论的强烈抨击,被称为“第二次越境”。在4月30日举行的大选中,民政党、政友会等在野党获得了80%的议席,并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倒阁运动。5月31日,林内阁只得灰溜溜地宣布总辞职。

林铣十郎下台后,元老西园寺把收拾残局的希望寄托在了近卫文麿身上。6月4日,近卫在西园寺的推荐下出任首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