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中国人真的勤劳不富有吗?

疯狂的人民币 作者:周德文


经济学家陈志武在《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一书称,中国人比世界其他民族都更勤劳,却依旧贫穷。

但是,事实情况的确如此吗?从一组数据就可以找到答案。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3月,仅中国居民储蓄存款就高达246920。53亿元,此外,企业存款为181713。04亿元。

现在,不仅中国这条大河“河水”充足,民间资本这条小河也已经碧波荡漾、春光无限了。

买房像买菜的温州炒房团

对于温州人有钱,曾经有这样一个说法,即“温州能买下整个中国”。

早在2006年,温州可流动资本就已达5000多亿人民币,当时有人这样算过一笔账:温州人手里的现金可以买下两个江西(2006年江西国民生产总值2830亿元),可以整体收购中部相对发达的四川和重庆(其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2250亿元和5456亿元),可以操纵上海(2003年上海国民生产总值6250亿元)……如果将国内外温州人的固定资产,以及投资,再加上贷款,以此类推,温州人可以筹集到17万亿左右的资金,这笔资金可以买下整个中国(2004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136515亿元)。

这种说法固然带有“戏说”的色彩,其中不免带有夸大的成分,但是温州资本数量之庞大由此可见一斑。有一个细节可以说明温州民间资本的海量:每年春节前后的10天,在外投资的温州人有30亿元资金从全国各地通过银行汇回温州“过年”,平均每天多达3亿元。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积累,现在,温州分布在全国的资本已经达到7500亿至8000亿之间。(温州市统计局提供的《温州市2009年1~5月份主要统计指标》显示,温州的社会资金总计有7390。36亿元。)

这些资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银行储蓄,截至2009年底,温州市本外币存款余额已达4244亿元,其中一半是活期存款;二是散落在民间流动性强的民资,约3000亿元。

资本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产物,其身上所负载的特殊意义,以及一般等价物的特征,赋予其强大的影响力。如此海量的温州资本,在很多人眼中是可怕的。首先,其可怕在于它们对市场、对政策天生的敏锐嗅觉,自2001年以来,温州资本频繁出入房地产、煤矿、棉花、小水电、石油等行业与领域,而且收入颇丰;其次,在于它们在追逐财富的利益驱动下,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使得它们总是能够迅速抢占市场先机,当别人准备亦步亦趋地跟进时,它们已经开始向新领域进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