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沉没的甲午》:粮完(1)

沉没的甲午 作者:陈悦


1894年7月末、8月初,盛军、毅军、奉军以及东北练军各部陆续进入朝鲜时,事机紧迫,为加快军队集结、出发的速度,类似军火、粮食、辎重这类大宗物资,并没有能够随军大量携带,主要留待后路陆续筹措后向前转运。

甲午时期的中国军队,并没有像日军那样沿途设立兵站进行运输、供给的近代化后勤制度,抵达平壤的驻军,依赖的是背后一套拖沓、漫长的原始补给系统。盛军等勇营军队,此刻虽然出现在对外的国防第一线上,然而他们不具有国家编制,并得不到国家后勤的支持,他们所依赖的物资、粮械都需要组建他们的地方省份自行筹措、供给。因而几支军队虽然驻扎在同一座平壤城,背后的后勤补给却是各自一套账目,互相之间并不接济。

此次出兵涉及境外,身为津海关道、轮船招商局督办、中国电报局总办,掌管着轮船、电报等近代化运输、通讯手段的盛宣怀,理所当然地被李鸿章任命,总理后路转运事宜,当起了北洋各支出征军队的总管家,将国内的各股后勤线,协调归并到通往朝鲜这一条干线上来。

从中国北方向朝鲜平壤运兵、运物资,距离最近、效率最高的线路,就是用轮船从天津、旅顺等北方港口,直接横渡黄海,进入大同江卸载。然而,丰岛海战后这条横渡黄海的路线,被认为过于危险而放弃使用。北洋各路军队增兵朝鲜时,除了原驻防东北的奉军、东北练军可以直接从陆路运输物资前往朝鲜外,驻防天津、旅顺的盛军、毅军等军队,仍需要走海路,被迫采用的是由轮船从天津、旅顺载渡,航行到鸭绿江大东沟卸载的路线。后来因为日本海军活动日益频繁,北洋海军舰只有限,无法四处扑击,天津、旅顺至大东沟的海上运输线,被缩短成只运输到营口,以此尽量规避海上风险。

素有洋务之城美誉的天津,还是当时北洋一带重要的军火、物资集散地。为供应派朝军队,除各支军队组建地提供供给外,李鸿章努力借助自己的各种关系、渠道,从各地购买、借用西式武器以及补给物资,起初也是通过这条海上之路运送。盛宣怀等考虑到运输的安全性,进一步“改良”北洋沿海运输线,改成从天津用轮船将物资首先运到旅顺,再卸载、过驳到雇佣的百姓木船上,由这些采用风帆、或者小拖轮拖带的民船,沿着日本军舰无法进入的近海浅水,运往大东沟。以盛军的一次物资运载为例,1894年8月16日包括粮食、军械等物资自天津新城用轮船运载出发,18日到达旅顺,因为民船一时没有雇齐,看押物资的盛军军官又出不起高价,只能卸载堆积到旅顺,直到9月初才部分运到鸭绿江畔的义州,单程竟耗费半月之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