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节:雍和宫(6)

千年菩提路:中国名寺高僧 作者:周兵


乾隆皇帝笃信藏传佛教中的科学知识,迫切地希望传播它,他曾亲手抄下藏文药王经,亲身穿着佛装被人画像。他认为,祭祖、敬佛必然福荫子孙万代,所以,发出了“频繁未敢忘神御”的感慨。在清朝的鼎盛时期,北京一地就有三千座佛教寺庙,连皇宫紫禁城中也有藏传佛教的圣地雨花阁,在帝王的园林颐和园修建了四大部州,避暑圣地承德避署山庄也有很多佛教寺庙。仅在乾隆时期,活佛章嘉三世,就主持修建了北京颐和园的四层金顶佛殿、热河的普宁寺、普乐寺、菩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

乾隆皇帝的努力博得了活佛们的尊敬。公元1780年,乾隆皇帝七十大寿时,六世班禅不远万里来为乾隆皇帝贺寿。不幸的是,六世班禅因病圆寂于北京黄寺。六世班禅圆寂的消息传到西藏,他的兄弟们为争夺他的财产和权力,发生暴乱。这件事,引发了乾隆皇帝对活佛转世等宗教制度的思考。

藏传佛教认为活佛是永恒的,通过连续不断的“转世”来到世间生活。因此一位活佛圆寂时,就要根据种种“征兆”和“启示”,来寻找被认为是活佛化身的“转世灵童”,但有时找来的“灵童”不止一个,就会出现纠纷和争执。并且,在转世制度执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以兄弟叔侄姻娅递相传袭”的弊端。

在章嘉三世的指导之下,乾隆皇帝认真修习过藏传佛教。公元1792年,乾隆皇帝撰写了《喇嘛说》,明确规定了活佛转世灵童,须经金瓶掣签方可认定。并批准特制了两个金瓶。一个送往西藏,供于大昭寺,用以掣定达赖喇嘛和班禅大师等藏区大活佛;另一个在北京,供在雍和宫,用以掣定蒙古及青海、甘肃等地大活佛。

在金瓶掣签之前,把候选灵童的名字写在签上,放进金瓶中。活佛和驻藏大臣在众高僧面前举行掣签仪式,掣出一名作为转世灵童。转世灵童经金瓶掣签认定后,立即上报中央政权,获得批准后,择吉日举行坐床典礼。这个金瓶掣签制度由乾隆首创,一直沿袭到今天。

经过清朝几代帝王的努力,到了乾隆时朝,清政府终于实现了对蒙藏地区的完备管理。乾隆皇帝把清朝带进了康乾盛世的顶端。晚年的乾隆对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寺院更是感慨万端,雍和宫是他出生的地方,是他怀念父亲祭奠先人的地方,更是他在“俯仰之间”就完成了江山继续的夙愿的地方。

公元2008年5月21日,雍和宫为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举行了祈愿法会。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来到了雍和宫,带领僧众,吟诵祈祷经,超度亡灵。

穿越了百年时空,经历了无数沧桑,拥有两百多年历史的雍和宫,从古传承而来。过去的帝王们靠这里得到江山的稳固和政权的长久,现在的人们在这里许下愿望,播种希望,祈求吉祥。

本书精华已为您连载完毕,谢谢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