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序/你企业资源2/3的潜力被忽略了

倍增式经营 作者:陈兵


中国企业所运用的经营理念和方法,绝大多数都是师从于欧美。而参加工作多年来,由于曾经从事涉外工作,我遇到了一些外国友人。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们固然一方面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和成就钦佩不已,但是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热心的外国朋友,特别是来自欧美国家的朋友,恳切地指出“中国这十多亿人口,是你们国家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绝不能局限于欧美的观念。”这一点从他们口中说出,让我极为震惊,对我触动很大。

尤其是一对来华旅行的德国夫妇,曾经这样分析:中国搞高科技,抓企业效益,大方向都正确。但是高科技不掌握在你们的手里;提高经济效益离不开科技和经验,这同样不是中国企业的强项。而你们庞大的人口,使中国企业的发展,具有欧美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怎样把这种人口优势与企业的科技发展和经验积累相结合,让人口优势与高效经营形成良性循环,是中国企业的一个大机遇。

然后,这对德国夫妇提到了他们的邻居——一家中国移民。

“我的邻居就是一家中国移民。因为他们,我感觉到你们中国人非常善于发挥人的多重能力。我的中国邻居,他的夫人每天不仅自己照顾老人,还自己抚养、教育孩子,自己买菜,烹制各种各样的复杂中国饭菜,全都好吃得让人流口水。最让我钦佩的是,她还在家里,为一家企业网站做维护工作。这么一位身材不高,丝毫不惹人注意的女士,竟然每天能做这么多事情,实在让人惊叹。中国的家庭,老人不受罪,孩子很开心,丈夫很放心,妻子很顺心。一家几辈在一起,尽管人数很多,却其乐融融。你们中国人可是把人的多重潜力发挥到了极致。”

他们觉得,中国的家庭里,老人给孩子讲故事,孩子给老人带来欢乐;夫人为丈夫解除后顾之忧,丈夫为家庭创造收入。每个人都能为家庭出力,这是良性循环。反观西方的家庭,往往是吃饭买成品,孩子请家教,老人送公寓。虽然省了心,可是开销大,最为重要的是,家庭少了人气,没有中国家庭特有的天伦之乐,更没有四世同堂的幸福感,缺乏家庭凝聚力。在他们看来,西方的家庭,虽然人口比中国家庭少,可是生活开支,却比中国家庭大,同时家庭幸福感较低,缺乏向心力,离婚率要高得多。

与这对德国夫妇的交流让我深思。我想,中国人口如此具备优势,如果我们的企业也能像那位中国邻居一样,发挥每个人多方面的潜能,就可以少花很多钱,却可以创造出比现在高得多的效益。人口优势,就有可能转化为科技和效益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向心力,赢得外部的认同与钦佩。

外国友人对我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启发就是,一位瑞典哥德堡大学的学生跟我聊天时说,她觉得,西方企业是把人当作机器,单纯强调其一方面的能力,把人的其他多种能力都视为无用之物,这是一大缺憾。我把那一对德国夫妇的经历告诉了她,她说了这样一段话。

“你说,德国人碰到的那家中国邻居,其家庭主妇从早忙到晚,非常开心。可是恐怕他们全家,包括她丈夫,都不会认为,她只是在网上为公司办公时,才是在干活吧?实际上,她从早到晚,都在为家里干活,只不过发挥的是多方面的能力,干的是多种工作而已。因为她不干,家里就必须另外花钱去请别人干,别人干得还不一定那么尽心尽力,更不可能产生家庭凝聚力了。可是话又说回来,如果让这位夫人,从早到晚一直维护公司网站,可能她就不愿意了,更不会让她产生其乐融融的感觉。在每天不同的时间,安排不同的工作,发挥不同的能力,虽然工作时间仍然很长,但是从事工作的人却很快乐。这是你们中国人的高明之处。”

正是这些交流,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萌生了研究中国企业经营模式的想法。

通过长时间的调研,我发现,中国大部分的企业只发挥了企业资源潜能的1/3。而大部分的企业经营者都没有意识到,人才与人力优势的伴随效应,可以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发展动力,借助伴随效应,以人力优势赢得企业在智力和社会能力方面的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被忽视的重要方向。

所以,我开始研究一种能够改变这种现状的模式,幸运的是,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再加上与客户、与同事的共同探讨和分析,几经反复,终于完成。而伴随效应与三维管理模型,是这本书所提到的核心观点。人力优势的伴随效应,可以使企业依靠三维管理,构建企业人力、智力和社会能力三方面的优势。依靠这种三位一体优势,打造自身品牌,让企业人力优势与其伴随效应的内在联系发生作用,化低成本竞争为高效竞争。使企业与外部社会之间,与其他企业和行业之间,与其他企业人员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让企业站在其他企业和社会的肩膀上,更顺利地发展。

这是我近些年研究如何发挥企业多方面既有潜能,以此提高经营效益,获得竞争优势的成果。有不妥和欠缺之处,诚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帮我提高。

感谢那些素不相识的中外友人,他们充满真诚的指点与启发,让我受益匪浅。感谢我的同学战崇文、王景对我的支持与鼓励,感谢好友宁翀和颜滨的鼎力协助与关怀。

陈 兵

2011年5月于北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