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尼普·麦田
“宾夕法尼亚车站,”我对出租车司机说。那个年轻的大块头司机从太阳镜里瞟了我一眼,然后示意我上车。
“我必须得在下午两点半之前到达肯尼迪机场。你觉得我能坐长岛干线到那吗?还是我应该一直坐着出租去?”我在后座上坐定后问他。
“嗯……,到那儿你应该没问题。嗯,对,你不会晚。坐火车会便宜很多,”他回答道,带着点儿南亚口音。
“谢谢,”我说。他很爱说话,我们很自然的开始说起话来,从天气说起,一下就说到了出租汽车司机的生活艰难。
“你开出租多久了?”
“三年了。”
“你喜欢这差事吗?”
“这可真是可苦差事。并不是所有人心眼儿都好。我真是烦了,但是你能怎么办呢?你得挣钱养家啊。”
“我理解。”
像大多纽约出租车司机一样,他不停加速,又不断踩刹车,闯红灯,几乎撞上两辆车,但是他依然处变不惊。
“你是做什么的?”他好奇地问。“我在一家非营利机构工作,尽力为这个世界带来点益处,”我答道。
“那他们给你的薪水高吗?”
“嗯,不多,但是也够我生活了。我生活里没有很多的财产,事务局当我是穷人,但是你知道,我已经意识到我并不需要那么多财产来使我觉得幸福。如果我明天死了,我想知道的是我曾经让一些人微笑过。”
那个年轻的出租车司机,可能大概三十多岁吧,从后视镜里看后座上的我,好像伸出手要和我握手似的--“朋友,很高兴遇到你。遇到你真的很好。”虽然我们相互不认识,我们俩都深深感觉心灵上有种联系。到这时,车子行驶了七分钟,我们已经相互知道了名字。他甚至给我拼出了名字:H-a-k-e-e-m。
哈肯和我聊了点关于一些慷慨的简单行为,即为下一个人付款的理念,这种理念的力量可以提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信任。他理解这个理念,但是好像对他来讲又抽象又陌生,因此,我给他讲了我知道的一个伯克利餐厅的例子:“就这样,你走进这家餐厅,吃完饭不用给钱,你的账单上是零美元--因为之前来?一个人已经给你付了账,而你可以给后来的人付账。你可以给不认识人付多少钱都成。”
“那谁来这家餐厅吃饭呢?”
“那儿可和给无家可归的人提供饮食的地方不一样,那儿是任何人都能去的地方。”
“哇,真的吗?那可真是个不同一般的地方。”
我们的谈话是一场生动,愉快的谈话。我们俩都会开怀大笑,告诉对方自己的想法,这时,他转身跟我说,“我们能保持联系吗?我也想出把力,我想参与这件事。”
也许和乘客要名片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讲是破坏规矩的,但是哈肯和我已经感觉像老朋友了。“当然好啊,伙计?”他告诉我他家里有笔记本电脑,他会隔几天就查查信箱,这样我们就交换了电子邮箱地址。
“你知道你能做什么吗,哈肯?”我用同党的语气建议到。“你可以经常给一些乘客免费乘车,看看他们是怎么回应的。想象一下那天晚上吃饭的时候,他们会和家人怎么说。”
“哇。对啊,我就这么做。每周,我可以捐赠五美元车费。”停顿了一下,他又说道,“朋友,我被感动了。”
我们到了宾夕法尼亚车站。“$14.15”是总共的车费,我给了他15块钱,然后又在钱包里翻找,想再找点钱时,他立刻拿一块钱塞到了我手里,而且坚持我不用给?小费--“不用,不用。求你了。”虽然他只少算了我15分钱,但是在我心里,仿佛哈肯是免费乘载了我,我很高兴的收下了。
当我要下车时,我转向他说,“哈肯,你知道怎么实施我们说起那个‘为下一个人付款的主意’吧,好吧,这是20块钱。当你想的时候,你就搭乘一些人,然后告诉他们,在他们之前的某个人已经给他们付了车费。看看会发生什么。“
听到这个,哈肯明显感动了。“真的吗?你确定?”
“非常确定。”
“我会把你的邮箱地址也给他们。”
“不用,不用。这不是你和我的事,就请他们也为下一个人?单。还有这个,把这个卡片给他们,”我说着,递给他几张笑脸卡。
站在街道上,我看着车子的后视镜说,“好啦,我的朋友,保重。”
他几乎不知道说什么,最后又重复了一遍:“朋友,我很感动。”
我也是。